第二百二十七章(1 / 3)

敏薇在頭疼怎麼把玉佩還回去,周墨言卻正在房間與人說話,也不知道之前說了什麼,周墨言對著對麵的人苦笑了一聲說道:“皇姑姑,若是一般人家造反,事敗之後必定會落個誅九族的下場,可若是皇室宗親篡位,自然不能誅九族,但誅其一脈卻是肯定的,即便我說我跟父王並不同心,您信嗎?滿朝的臣子會信嗎?”

周墨言對麵的人,正是白天被永安公主稱為‘娘’的女子,也是太後的親生女兒,皇上的同母姐姐安陽公主,安陽公主伸手拍了拍周墨言放在圓桌上的手,淡淡開口說道:“你的話我信,至於朝臣信不信又何需在意,母後與皇弟信你就夠了。”

“皇姑姑,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周墨言臉上的苦笑並沒有消去,反而加深了幾分,皇上有抱負,可惜現在的局勢卻讓他施展不了抱負,而這裏麵最大的阻力來自惠王。

如今南秦的兵力有一半在惠王的人手裏,這還是皇上親政之後一點一點消減掉的,除了護衛皇宮的羽林軍跟保護京城的禁衛軍、以及各地小部分的兵力之外,南秦剩下的兵力都在邊關,北麵因為對抗北狄,近兩成的兵力都握在江勤遠跟白家手裏,南麵臨海,時有海匪,明麵上帶兵的將領姓李,但實際上卻是寧王奉了先帝的命令長年駐守沿海一線。

北麵兩成,南麵兩成,羽林軍與禁衛軍不算,各地小部分的兵力實力不一,皇上手裏隻有從惠王手裏消減下來的一成左右,自然處處受牽製,至於為何千幸萬苦也隻從惠王手裏分出一成兵力,原因則在徐家,徐家滿門都是武將,久居京城,比一向鎮守在北麵的白家厲害許多。

而這個徐家跟惠王妃的娘家有親,先帝在時徐家還能保持中立,可是皇上登基之後,徐家漸漸被惠王拉攏,會不會助惠王篡位先不說,至少徐家手裏的近四成的兵力現在並不是堅定的忠君派,這也就是皇上親政之後沒有立即撤掉攝政王爺,也沒有大動朝臣的原因,武官不說,文官之中恐怕明裏暗裏倒向惠王也不少,如果真要追究,隻怕朝廷要空一半。

“我雖不懂朝政,近年來居於山中也不問世事,但我知道,皇弟是父皇母後悉心教導出來的,自然不會差。”安陽公主的聲音依舊輕輕柔柔的,但語氣卻十分肯定,見周墨言還想說什麼,安陽公主抬手止了周墨言想說的話繼續開口道:“你覺得江家識時務懂進退,這樣的妻族不會拖你後腿,可你想沒想過,你看到的也許並非全部,江家···早就已經身處其中了。”

“皇姑姑···”周墨言有些奇怪,江家老大雖然手握兵權,但卻不肯把心愛的小女兒送進宮,整個江家跟皇家都沒有關係,姻親之中最好的也不過一個侯府一個白家,就算加上沈家也不足以參與到皇權之爭。

“你不是從小就很好奇,為何從來沒人跟你提起聘婷的父親,甚至你一點消息也查不到嗎?”安陽公主的聲音變得低沉,有些懷念,有些感傷,臉上雖然還帶著淡淡的笑容,眼中卻有些滄桑,與安陽公主相對的周墨言聽到這裏忍不住皺起眉頭,當年的事發生時,周墨言還小,所以並不知道永安公主的身世,後來也是聽皇上提過,隻是無論是皇上還是太後,都不肯多提關於安陽公主的事,周墨言培養出墨衛之後,曾讓他們查探過,最後查到的也不過是安陽公主與人有私生下了永安公主,至於那個跟安陽公主有私情的男人,卻什麼都查不到。

安陽公主似乎沒有看到周墨言皺起的眉頭,也不在意周墨言眼中的詫異,隻是聲音淡淡的開口說道:“當年我年紀還小,父皇母後又十分寵愛我,父皇曾經許諾我自己找夫君,我十五歲那年,皇弟出生,父皇十分高興,當時便立為太子,當時宮中除了五弟之外,很久都沒有新皇子出生了,所以同母弟弟的到來讓我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