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集:忽必烈(八)(1 / 2)

忽必烈:這個惡賊,身為丞相竟然無視國法,擅殺無辜還剝人家的皮下來,這麼說那王著真是個義士,阿合馬死有餘辜。

孛羅:正是。不僅如此,我們還在阿合馬家裏發現了五百多名被阿合馬霸占的良家婦女。另外阿合馬家裏的金銀財寶多的堆積如山超過了國庫。

忽必烈:(怒氣衝衝)朕受這個惡人蒙蔽這麼多年渾然不覺,慚愧慚愧,給我把阿合馬的屍體從墳墓裏掘出來喂狗,沒收他的全部家產充公,另外把他的那些兒子統統殺掉,啊,氣死我了,我竟然讓這個惡人蒙蔽二十多年!

孛羅:皇上英明,皇上此舉一定會讓全國的老百姓和朝臣像過那達慕節日一樣高興!

畫外音:因巧舌如簧能言善辯且善於理財和聚斂財富而深受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寵信的回回商人阿合馬死了,這位占據元朝中書丞相高位二十多年,打敗或者離間過許多位高權重的漢法派對手,權傾一時,獨享尊榮富貴,僅是家中蓄藏的妻妾美人就多達五百多人,金銀財寶堪與國庫鬥富的權臣再也不能夠享受他用巧舌和奸佞的智慧聚集來的大富大貴了。起初,忽必烈為自己的這位寵臣的突然被害而惋惜且憤怒,震怒之下不僅殺了與阿合馬之死有牽連的王著和張易等人不說,還命令副丞相孛羅徹底追查殺害阿合馬的幕後主使。但是孛羅丞相不會傻到和皇帝最心愛的太子過不去的地步,更何況他也十分仇恨阿合馬。孛羅不但沒有去追查太子真金和這起謀殺事件的牽連,反而查出了許多在阿合馬活著的時候不便揭露的罪行。忽必烈再一次被震怒了,他對阿合馬由愛生恨,恨這個權臣辜負了自己的信任,恨這個權臣盡然蒙蔽他這位舉世無雙地聰慧的聖主二十多年,恨這個阿合馬讓他在朝臣麵前丟盡了臉。也因此,忽必烈對阿合馬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下令掘墳,讓阿合馬的屍體喂狗,沒收阿合馬的所有財產,並誅殺了阿合馬的幾個兒子和其大部分黨羽。

這場以太子真金為首的漢法派與以阿合馬為首的回回理財派以王著對阿合馬的肉體消滅而結束。真金太子的勝利也隻是暫時的,因為不久,南禦吏台一位官員不知出於何種意圖,上書中書省,指責忽必烈年老昏聵,做事糊塗,因而勸忽必烈盡早把皇位禪讓給太子真金。如此奏折在封建社會的皇帝而言,臣下公開上書勸皇帝下台,簡直如同造反,是大逆不道的死罪。雖然這個奏折並非出自太子的授意,然而瓜田李下難眠讓忽必烈懷疑是兒子等不及了,在攆他這個父皇下台交權。當時的丞相安童在見到這個奏折後大吃一驚,為了避免太子受到牽連,立即把這個奏折壓了下來。然而殘留在中書省的阿合馬餘黨知道這個走折後,大做文章,把這件事報告了忽必烈。忽必烈大怒,要求中書丞相安童交出這篇造反的檄文。安童斡旋再三,為使太子擺脫幹係不惜自己攬過,與他的皇帝產生感情裂隙而保護漢法派的希望真金太子。這犯上作亂的禪讓事件雖然以忽必烈的寬恕,不再追究而過去了,但至此,元朝最傑出、最有才華的丞相安童也失去了忽必烈的信任,此外真金太子也在焦慮和恐懼中度日,而憂懼和惶恐嚴重傷害了太子的健康,積憂成疾,公元1285年,真金太子病逝,年僅四十三歲。

8

內景,大都,冬,忽必烈禦書房,忽必烈、文天祥、孛羅、禦吏。

忽必烈坐在在禦殿堂上,文天祥被兩個禦吏押解著帶到了忽必烈麵前。

禦吏:文天祥跪下!

文天祥拒不跪下而是作揖。

禦吏:跪下!(企圖強迫文天祥下跪)

忽必烈:“算了,不要勉強他了。文天祥,你在這裏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慮,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對朕,那朕可以在中書省給你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