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元世祖忽必烈(十四)(1 / 2)

263年,內景,上都開平,冬,日,內宮議事殿,忽必烈,十六歲的安童。

忽必烈坐在後殿的休息室內閉目養神,殿中央的火爐上放著的茶壺冒著熱騰騰的氣體,十六歲的安童走了進來,他從茶台上去了一個銀碗給忽必烈倒了一杯奶茶,輕手輕腳地端到了忽必烈身邊的桌子上。

安童:陛下,請喝茶。

忽必烈睜開眼睛,看是安童便說:哦,小家夥,坐下,陪我喝杯茶,說會兒話。

安童:是,陛下。安童,(安童在忽必烈左手坐了下來。)

忽必烈:安童,我曾聽你的姨母說,安童雖然年齡小,但是國家的棟梁之才,他說你少年老成,從來不和你同齡的少年玩耍。朕有件事舉棋不定,想聽聽你的看法。

安童:姨母過獎了,臣孤陋少見。不過陛下如果不覺臣愚鈍,臣願意聽陛下教誨。

忽必烈:這次阿裏不哥的叛亂,我們抓住了他的黨羽有一千多人,禦吏已經對這些亂臣賊子審判,請示朕如何發落這些人,朕欲置之於死地,你覺得如何?

安童:臣不憚冒昧觸犯龍顏,臣以為這樣做很不妥,人各為其主,當初那些跟隨阿裏不哥的人並不知道您就是天下之主,他們認為阿裏不哥才應該即位蒙古大汗,陛下和您的弟弟阿裏不哥爭奪天下,過錯不在他們。陛下剛剛平定大難,就急急忙忙以個人恩怨殺人,將來還怎麼讓沒有歸附你的那些人心裏服氣您呢?

忽必烈:你這小孩兒說起話來怎麼如此老成?此言正與朕意合。朕決定除了那幾個慫恿阿裏不哥與朕爭奪天下者,其餘一概寬恕。

2

1265年,秋內景,燕京,原金國舊都城內,皇宮忽必烈議事殿。忽必烈、安童、董士炳。太監。

年齡隻有十八歲的安童從外殿走進忽必烈的大殿,走到忽必烈的麵前。董士炳與太監立在皇帝身邊。

安童:(跪拜)安童叩見陛下!

忽必烈:安童請起,賜坐!

安童:(站起來在忽必烈身旁坐下)謝皇上!

忽必烈:董大,宣旨。

董士炳:安童聽旨!

安通急忙跪下聽後董士炳宣旨。

董士炳:奉天承運,至元皇帝詔曰,拜安童為光祿大夫、中書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戶。欽此!

安童叩首辭曰:謝陛下隆恩,但臣恐怕有負陛下重望“今三方雖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謬膺重任,恐四方有輕朝廷心。望陛下深思,另覓合適人選。”

忽必烈:安童不必辭謝,“朕考慮再三,沒有比你更是和擔當此重任的。接旨!”

3

內景,大都皇宮議事廳,日,忽必烈、廉希憲。

忽必烈在議事殿召見廉希憲。廉希先進入議事殿恭恭敬敬站在忽必烈麵前。

廉希憲:陛下,您招我有何事?

忽必烈:廉孟子,坐下說話。

廉希憲坐在了忽必烈左側。

忽必烈:廉孟子,朕有一事不決,想求教你。

廉希憲:何事?

忽必烈:有人告狀,說史天澤的親朋黨羽布滿了朝廷內外,威權日盛,漸不可製。建議朕嚇詔罷天澤政事,你覺得這件事該怎麼辦?

廉希憲:史天澤做陛下臣子很久,了解天澤深的人,沒有超過陛下的。從藩王府開始到現在,天擔任過許多職務,統帥國軍隊,做過地方的官吏大員,有軍功又有政績。陛下知其可以委付大事重任,才用天澤為輔相。小人一旦有什麼誹謗的言辭,陛下應當深入了解這些人的居心,難道天澤真有不臣之心麼?今日陛下信臣,讓臣知道了陛下對天澤的懷疑。如果以後有小人誣陷臣,告臣的黑狀,恐怕臣亦遭陛下的疑矣。臣等在朝廷裏為陛下效力,陛下卻如此不信任臣等,疑神疑鬼的,誰還敢自保。既然你想把天澤的職務,那麼連臣也罷免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