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樞:淡定,王爺,淡定---萬不可得意忘形----
忽必烈:(長噓一口氣)姚夫子說得對,不過我是在為我們大家高興,我們終於可以在展宏圖了。
畫外音:
忽必烈帶著他的參謀部就任前,他的高級幕燎劉秉忠、姚樞、張文謙都提出,要攻打南宋順利,必須要以罰罪、救民、不嗜殺為宗旨,才能盡量減少抵抗。
忽必烈當即表態:“定為卿等守此言!”
7
畫外音:公元1258年七月十二日,忽必烈帶著他的參謀部到達汝南,正式接手塔察兒率領的東路軍統領權。並汲取了塔察兒樊城屯兵樊城,久攻不破的教訓,將主攻方向設為江漢。命木華黎之孫霸突魯先率一部直趨漢水,然後任命老臣楊惟中和自己幕府心腹郝經為江淮荊湖南北等路正、副宣撫使,率歸德一帶軍隊至長江北岸設立行台,招納降附,宣布恩信。公元1258年,蒙哥汗又調集了蒙古諸王及漢軍諸萬戶的大批軍隊,親自出征,展開全麵的攻宋戰爭。
外景,湖北襄樊,蒙古軍大將塔察兒進圍長江中遊宋軍要塞樊城,在城下與宋軍守城將士激戰,蒙軍用雲梯攀爬,被宋軍守城將士用石塊、火油投擲火把一次次擊退。
畫外音:
蒙哥汗親率大軍4萬人,進攻西蜀。兵分三路,宗王穆哥由洋州攻入米倉關;大將孛裏叉由漁關入攻沔州(今陝西勉縣),自率大軍由隴州攻入大散關。同時命忽必烈率軍征鄂,大將塔察兒進攻荊山,以分散宋軍的防守力量。蒙哥汗所率之軍,秋天進至漢中。初冬,攻克利州,渡嘉陵江及白水江,又攻苦竹隘、鵝頂堡、大獲山諸處,所至進展頗為順利。
公元1259年春天,元憲宗蒙哥大宴眾將於重貴山之北,並商議是否回師休整。
8
內景,春,蒙古大帳內,蒙古將士喝酒的場麵。
蒙哥:諸位將領,天氣馬上就要變暖了,再過一個月,這裏的天氣就會變得潮濕悶熱,我們蒙古人不適應這種鬼氣候,諸將中有的言應回師避暑,有的說應該繼續攻戰,一舉消滅南宋。今天趁喝酒的這個機會,我征詢一下大家的意見。
術速忽裏:“大汗,以我之見,此時強攻城池對我們不利,我蒙古兵不畏嚴寒卻耐不得酷暑,天越來越熱,暑氣和潮濕是我們軍隊作戰最大的困難。不如暫時放棄攻城,移師北上,等今冬再作其他打算。”
蒙哥:已經兵臨城下,你卻要我們移師北上,這是何意?
述速忽裏:“川蜀之地,我們已經占領了三分之二,沒有歸附我們的隻是巴江以下數十州而已,這些地方地勢險要但兵力薄弱,兵糧全部依靠東南地區的宋軍供給,他們隻能死守以抗拒我師。蜀地岩險,重慶、合州又是其籓屏,這些地方都是新築的城池,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如此情勢下,我們停留在堅固的城圍之下,一時半會兒不但得不到什麼便宜,還會造成重大傷亡。以我之見,不如在這城與城之間,選銳卒五萬,命精良將士守衛,與我們在成都舊兵遙相呼應,經常搔擾之,以牽製其援師。然後我師乘新集之銳,利用投降了我們的當地人為鄉導,水陸並進東下,破忠、涪、萬、夔諸小郡,平其城,俘其民,等冬天江水枯竭的時候,用不了多少時間,瞿唐三峽就被我軍拿下,此時,我們出荊楚,與鄂州渡江諸軍合勢,如此則東南之事一舉可定。其上流重慶、合州,孤危無援,不降即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