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昆:父親,劄木合說的有道理,我們不能等著鐵木真來攻打我們,俗話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我們發兵吧。
王汗:紮木合,你真是壞了心肝。我的鐵木真兒子什麼地方得罪了你們,要你們這樣謀害他?他曾經兩次救我,給我好處。桑昆我兒,又是聽了紮木合的挑唆才動這種壞心眼兒。
紮木合:王汗安答,我的紮答蘭部已經失散了,沒有了,我挑唆你們對我有什麼好處?你不要不識好人心,等鐵木真攻打過,你父子做了他的俘虜那一天,你就知道我這樣做是為了誰?
王汗:桑昆啊,這事我不管了,隨你們的便吧。但等出了事你們也不要連累我,我老了,你讓我安心地度過這個晚年吧。不過,劄木合,你挑起了事端,這個場也需要你來收,論打仗對付鐵木真,你比桑昆強多了。(站起來走了出去)
22、
內景,桑昆帳內。日、劄木合、桑昆。
桑昆:劄木合,父親這話是什麼意思?
紮木合:哈哈,桑昆啊,這個你都聽不出來嗎?你老父聰明的像一隻狐狸,貪婪的像餓狼,從來是口上不說心裏的話,他說不管了,就是默認讓我們準備動手。他讓你把攻打鐵木真的指揮權交給我。如果你不信,我們立即組織隊伍,等隊伍出發的時候,他保準會跟在我們的後麵。
桑昆:既然是這樣,我們馬上行動,和你一塊投過來的阿勒壇、答理台、泰出、忽察兒這次也要和我們一起對付鐵木真。
劄木合:必須的,事不宜遲,今晚就組織隊伍,明天一早出發!
23
內景,報告團講台、主講人、觀眾、嘉賓。
主講人:現在進入互動時空,請觀眾質疑。
觀眾甲:在我們解讀成吉思汗的過程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到危及成吉思汗性命的緊要關頭,總會有人為鐵木真報信,而報信的人通常都是普通牧民百姓。這是否可以說明成吉思汗深得民心?
主持人:可以這樣理解。盡管史籍和一些史學家一直標榜鐵木真是蒙古貴族的後裔,是王位的理所當然的繼承者,但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解讀。由於成吉思汗的特殊人生經曆,讓他和普通牧民和奴隸階層的人思想感情較為接近,並且對他周圍的貴族王權勢力深惡痛絕。我們看到,成吉思汗的戰友幾乎都出自下層貧苦牧民。當然,他的所作所為從主觀上是為了稱霸草原實現個人王權的夢想,而並非貧苦牧民的救星,但是因為鐵木真早年生活在苦難與憂患之中,比較了解下層人民的疾苦和生活願望,並在實現個人野心的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客觀上順應了草原民眾結束戰亂過上較為穩定的有尊嚴的生活的願望,所以得到貧苦牧民的支持也就成了必然。然而我們應該看到,成吉思汗否定或者無視舊貴族的利益並不是想徹底否定腐朽的奴隸製度和貴族勢力,而是想取而代之。成吉思汗在立國之後對那些追隨過他的所謂有功之臣封官進爵,讓那些跟隨他建立蒙古帝國的下層牧民和奴隸們變成了新的達官貴人就是證明。曆史的本來麵目非常醜惡,完全不同於禦用曆史學家筆下的阿諛奉迎的美化。
請看下集《站瀾真陀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