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集:複仇(三)(2 / 2)

觀眾丙:主講人,我讀過不少關於成吉思汗的史料和傳記著作。給我的總體印象是,成吉思汗是個胸懷十分寬廣的帝王,他求賢若渴,珍惜、敬重人才,大度容人,而且是恩怨分明有功必賞。因此很難理解他怎麼偏偏就容不下自己功勳卓著的親弟弟?

主講人:不錯,成吉思汗確實是一個胸懷像海洋一樣寬廣的帝王,特別是他的大度容人和善於籠絡、駕馭各類出類拔萃人才品格,這是他能夠成就偉大事業的關鍵所在。此外,處事公允,賞罰分明,有功必賞的處事原則也是別人能為他拚命效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問題是哈撒兒在創立蒙古帝國的事業中建立的功勞太大太多了,在某種程度上並不亞於成吉思汗!豈不聞:“勇略振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這一古老的統治訓諭麼?成吉思汗的天下是他和哈撒兒共同開創的,哈撒兒是蒙古帝國的開創者,是大股東而非打工仔或者職業經理人。哈撒兒的地位應該是分紅分天下而不是受賞。哈撒兒的功勞,大得讓成吉思汗賞不起,分則讓成吉思汗痛得撕心裂肺肝腸寸斷!而不分則又不合成吉思汗的秉性。成吉思汗自認從來不欠也不願欠別人債務的人。且有債必償。(拖欠債務會讓成吉思汗在道義上有一種耍無賴,精神上矮人半頭的感覺)而分享天下和權力分紅又是一件比殺害成吉思汗還讓鐵木真痛苦十萬倍的事。所以成吉思汗選擇一種眼不見心不煩,肉體消滅哈撒兒的政策也就成了必然。成吉思汗是個虔誠的薩滿教徒,他篤信人隻要死的時候不流血靈魂就不會死。人的肉體一定會消亡,隻有靈魂才是永生的。肉體是精神痛苦的載體。與其哥倆都活在提心吊膽的痛苦煎熬中,不如來個徹底的解脫。想來想去解決的辦法唯有消滅痛苦的載體。可是成吉思汗不想讓自己的肉體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他覺得大蒙古國需要他的肉體主政,許多美女需要他的肉體愉悅,肥羔羊和馬奶酒需要他的胃囊去消費、消化;天下蒼生的正義需要他的肉體主持,因此他的肉體存活對這個世界非常重要,甚至是必須的。而相比之下,哈撒兒的肉體對世界就未必有那麼重要了,起碼不是必需的。讓哈撒兒不流血,靈魂體麵地去見長生,這對他,對親愛的哈撒兒弟弟都是一種徹底解脫。對,就這麼幹!況且古今中外所有的君主和帝王包括英明君主、帝王在內都是這麼想這麼幹的,他們的英明也並沒有因此而受損。於是,哈撒兒的肉身就無聲無息地在這個世界上秘密地消失了。

這一講到此結束。請關注下一集《奪妻之戰》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