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放射性同位素腎圖
可了解兩腎分泌功能及腎盂、輸尿管引流情況。
(九)其他檢查
有腎功能檢查及尿培養等。如需手術,則應做心、肺、肝功能檢查。
五、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藥物治療
臨床上最常用的藥物為α——右側激素受體(AR)阻斷劑及5α——還原酶抑製劑。
1999年美國AUA 年會對BPH 藥物治療作如下總結:
①由於藥物治療的效果確切,普遍認為藥物治療應作為一線治療方法。②有一種或多種Caspase 蛋白酶,認為與導致凋亡的最後通路有關,將來可能會”製造凋亡“來改進BPH 的治療③非那雄胺與α1——AR 阻斷劑聯合應用可增加前列腺的細胞凋亡。④α——AR 阻滯劑改善BPH 症狀,非那雄胺則可抑製BPH 的進程。
Price(1999)在AUA 年會上作了α——受體生物學新概念的報告,認為位於脊髓的α1——ARs 可能影響下尿路的功能,采用α1——AR 阻斷劑治療BPH 至少部分是通過這些受體而發揮作用的。采用原位雜交技術了解α1——AR 亞型mRNA 在人類脊髓中的表達,發現α1D——AR mRNA 的表達最高。對有下尿路症狀的男性患者,各種α1——AR 阻斷劑如高特靈、桑塔、多沙唑嗪(Doxazosin)等,對解除BPH 的梗阻症狀,效果大致相同,能改善尿流率,卻不能改善下尿路刺激症狀;而α1A——AR/α1D——AR 阻斷劑如哈樂,既能解除BPH 的梗阻症狀,又能改善刺激症狀。哈樂與α1A——AR 及α1D——AR 的親和力大於α1B——AR,故對血壓的影響很輕微。現知BPH 引起的病理生理改變不僅局限在前列腺和膀胱,對其支配的神經亦有影響以往對脊髓中的α1A——AR 及α1D——AR 的功能知之甚少,進一步研究脊髓中的α1——AR 及其他神經元的變化將能對LUTS 提出更為有效的治療。
兒茶酚胺可在很多組織中作為有絲分裂原刺激細胞增生,包括前列腺基質細胞及心肌細胞,α1——AR 被激活後,細胞內的生化改變主要有三磷酸肌醇(IP3)及二酰基甘油(DAG)增高,使貯存於內質網中的Ca2+釋放,細胞漿內的Ca2+升高,激活肌凝蛋白輕鏈激酶,而使肌凝蛋白與肌動蛋白相互作用,使平滑肌收縮。阻斷α1——AR 則可使膀胱頸部及前列腺部平滑肌鬆弛,降低前列腺尿道張力。另一方麵,α1——AR 被激活後,可刺激細胞內有絲分裂激活蛋白酶(MAPK)、Raf 及JAK——STAT 使細胞增殖,故阻斷α1——AR 不論在組織培養及動物模型中均可誘發前列腺細胞凋亡。Kyprianou(1998)報告22例BPH 患者采用Doxazosin 治療後,誘導前列腺細胞凋亡,經3個月治療後,腺細胞凋亡指數增加了6%,平滑肌細胞則為15%,但α1——AR 阻斷劑引起的細胞凋亡,不能使前列腺縮小。
Kawabe(1998)等將α1——AR 分為4型,即α1A、α1B、α1D 與α1L,前三者與呱唑嗪的親和力高統稱為α1H。α1A 主要在前列腺,α1B 在血管壁,α1D 也在前列腺。根據α1——AR mRNA 的測定,在BPH 患者中,α1A 占85%,α1D 14%,α1B 所占甚微,故α1A 為前列腺中的主要α1——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