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治感冒的中藥就有它特定的適應證和適應季節,不能一成不變地服用。除此,季節變化容易引起的哮喘、皮膚過敏、過敏性鼻炎等都應該預備藥品,天氣幹燥帶來的呼吸道疾病和咳嗽也要留意。家庭需要常備藥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良好,沒有經常發病者,平時準備一些治療感冒和外傷的藥品就可以。如果家庭成員中有常患某種疾病者,應當特意儲備防治該病的藥品。
如果家中有患冠心病、心絞痛的老人,應常備有硝酸甘油等緩解心絞痛的藥物;有患支氣管哮喘的病人,應常備異丙腎上腺素氣霧劑等解痙平喘的藥物。
家中有小孩子的,因為孩子容易發生感冒、咳嗽、消化功能紊亂、外傷等情況,家中必須備有常用的感冒口服液、小兒止咳糖漿、消食片等適合孩子服用的藥物,以及酒精、止血紗布、創可貼等外傷應急藥品。
所以,女性應當根據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準備一些對症的藥物。
家庭用藥的安全問題
一些女性缺乏管理藥品的知識,將不同藥品混放。而多數家庭沒有清理家庭小藥箱的習慣,有的藥品一放就很長時間,直到過期了還毫無所知。
因為家庭小藥箱的過期變質藥可能是家中的“殺手”,使用不當會導致嚴重的安全問題。談到家庭藥箱使用不當的危害,這裏有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孩子和成人用藥不同
有一個媽媽帶3歲的女兒到麥當勞大吃了一頓。到了半夜,女兒突然說胃痛,不斷嘔吐。媽媽趕緊打開家庭小藥箱,想找點藥先應應急。
她找到一盒丈夫胃疼時用剩的“胃複安”,考慮到女兒不足3歲,她將1片胃複安掰成兩半,用溫開水給女兒服了半片。過了一會,她擔心藥量不夠,又將餘下的半片讓女兒服下去。漸漸地,女兒停止了嘔吐,但身體軟弱無力,雙眼緊閉,有點像昏迷的樣子。她心慌了,趕緊將女兒送到了醫院。
醫生告訴她,連續兩次給孩子喂食的胃複安加起來有10毫克,超過了孩子的用藥劑量,通常5~14歲孩子,一般也隻給2.5毫克。醫生還不主張給5歲以下孩子用胃複安,因為它可能引起錐體外係反應,嚴重時可能危及孩子性命。
過期藥不可用
王大媽清早出門時,忽然想起忘記帶上防心絞痛發作的藥,於是又返回家,從小藥箱裏拿了幾片硝酸甘油片塞進口袋。
王大媽在與鄰居閑聊家常時,可能過於激動,突然感到有心絞痛發作的胸前區重壓感覺,趕緊掏了1片藥放入口中含在舌下,可沒有出現舌尖灼麻感,等了2~3分鍾,王大媽又含了第2片,卻仍未有反應。
這時,坐在王大媽身邊的一位大媽,趕緊將自己隨身帶來的救心丹給了她,總算是應了急,度過了難關。王大媽匆匆趕回家,打開小藥箱拿起硝酸甘油片,發現它已過期一個多月。王大媽很懊惱沒有及時清點藥箱中的藥品,這次忙中出錯,幾乎鬧出了大問題。
類似的例子還不少,許多女性習慣把吃剩下的藥放在藥箱裏,過了一段時間,忘記藥的名稱和品種,也不記得什麼時候開的藥,藥品何時到期,導致下次生同樣的病時誤服藥。
其實,隻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用藥小細節,許多藥品安全的隱患就能有效避免。
如果出現孩子誤服成人藥品的情況,家長應趕快送到醫院搶救,向醫生講清楚服用了什麼藥品、多大量。醫生會根據情況采取洗胃、催吐、藥物排泄、檢查電解質紊亂狀況等方法,盡量解除患者中毒的可能。
家庭藥箱應該設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還要防止藥品變質、分門別類貯存、勿使標簽受損。服用藥品必須遵照醫囑按時、按量用藥,注意服藥方法與配伍禁忌等。家庭小藥箱要特別做好零散藥品的管理。最好給零散藥品做標簽,寫清楚藥名、什麼時候開的藥、何時到期等。
一般藥品的保質期在2年左右,除了確診的慢性病人可以備些常用藥外,一般配備1~2個療程的藥物比較合理,最好在需要時再購買。吃藥時要飲水吃藥不飲水可致藥效降低或造成食管的損傷。飲水可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使藥物更快到達小腸,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增加飲水量還可使溶解度小而劑量大的藥物增加溶出量,使吸收增加,從而提高血中藥物的濃度。切忌幹吞藥以免藥片損傷食管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