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自己扳倒自己
卷首語
作者:劉忠昌
春節與朋友小聚,談論起幾位比較熟悉的官員因嚴重違紀違法被查處之事,大家都深感意外和惋惜。一致的結論是,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扳倒自己的最終也是自己。
由此,我想起古典小說《鏡花緣》中“自誅陣”的故事。據傳武則天剿滅徐敬業後,為鞏固統治,設立了酒、色、財、氣四關,合為“自誅陣”,意在讓入陣者見酒而醉、見色而淫、見財而貪、見氣而怒,自取滅亡。徐敬業、駱賓王的兒子們聯合劍南節度起兵征討武則天,多名將領因折戟“自誅陣”四關而命喪黃泉、不戰而亡,致使“自誅陣”久攻不破。一籌莫展之際,一仙人一語道破天機:“凡在陣中被害的,那都是自己操持不定,以致如此,何能怨人?”此話富有哲理,頗具警示作用。
現實生活中,官員身處五光十色的社會環境,同樣麵臨“酒、色、財、氣”四關的考驗,恰如《鏡花緣》中的“自誅陣”,其中的各種關口、各種誘惑、各種捧殺,使官員成為被“圍獵”的對象。在這樣的生態環境裏工作生活,官員能否抵禦住誘惑,關鍵取決於自身的“抵抗力”如何。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為什麼在同樣的環境中,有的人廉潔奉公,有的人貪婪奢靡?有的人意誌堅定,有的人心猿意馬?有的人剛正不阿,有的人卑鄙齷齪?根本原因就是各自品德、修養不同。所以說,那些被查處的貪官,與其說是被賄賂者的“槍彈”擊中,不如說是被自身貪欲之心摧垮,自己扳倒了自己。
《鏡花緣》中最後攻破“自誅陣”的,是一個叫宋素的人。他意誌堅強、操守堅定,最終戰勝酒、色、財、氣種種誘惑,破了“自誅陣”。這說明,看似無法可破的“自誅陣”,其實是可以衝破的,關鍵是自己的內功修煉得如何,能否立得住、站得穩、行得正。
有一篇被編入中學語文教材的小小說《槍口》寫到,有人送一把獵槍賄賂楊局長時,楊局長突然發現:“黑黝黝的雙筒槍口,冒著寒氣,就像兩隻黑洞洞的眼睛,死死地瞄準了他……”可悲的是,不少人並沒有像楊局長如此徹悟,對於收受賄賂,存有僥幸心理,覺得沒有什麼風險,結果是自己扳倒自己,在人生巔峰之時,掉入了萬丈深淵。
江蘇省南京市委原副書記、原市長季建業因貪腐成了人民的罪人,他在懺悔中說:“私念一箭穿心,靈魂失落害了自己。”吉林省吉林市委原常委、原副市長於國華在懺悔中說:“一個受黨培養教育多年的黨員領導幹部,怎麼會在組織的信任中、人民的厚望中、父母妻兒的期待中走上了犯罪道路,成為千古罪人?結論是:自己打倒自己。”這兩個貪官的懺悔和其他被查辦的貪官一樣,事到臨頭,站到審判台上,才明白“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別自己扳倒自己,必須堅守信念。領導幹部喪失理想信念之始,就是精神頹廢之時。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曾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使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還站立著的話。”領導幹部隻有堅定理想信念,強化精神支柱,才能持有抵禦腐敗的“定海神針”,才不會在“自誅陣”前一敗塗地。
別自己扳倒自己,必須心存畏懼。共產黨人麵對敵人和困難,要無所畏懼,有英雄氣概,但在名利、金錢和美色麵前必須格外小心謹慎,克製自己。高爾基說:“每一次的克製自己,就意味著比以前更強大。”領導幹部隻有嚴於律己、時時自省、敬畏法紀,才能保持清醒頭腦,經受住“酒、色、財、氣”諸關口的考驗。
別自己扳倒自己,必須謹慎交友。清朝重臣曾國藩認為:“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經驗表明,領導幹部交友須警惕七種人:官癮太足之人、發財心切之人、城府太深之人、趨炎附勢之人、道德缺失之人、說話不靠譜之人、做事無底線之人。
別自己扳倒自己,必須戒除不良嗜好。“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遠華特大走私案首犯賴昌星曾說:“不怕領導不受賄,就怕領導沒有興趣愛好。隻要他有興趣愛好,他就會被我攥在手心裏。”事實一再證明,許多貪官被拉下馬,就是興趣愛好所致,如馬向東好賭、雷政富好色、楊達才喜歡手表、倪發科癡迷玉石等。因此,領導幹部必須遠離黃賭毒、遠離聲色犬馬、遠離燈紅酒綠,防止被別有用心的人“攥在手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