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荷葉菖蒲枕:將荷葉1000克和菖蒲600克切碎,研成粗末,曬幹或烘幹,裝入枕內,製成藥枕。具有化痰降濁和清暑降壓的功效。適用於痰濁內蘊型高血壓患者。
37.化痰定眩枕:將白芥子1000克、皂角100克、鬱金200克、石菖蒲200克、陳皮500克、大茴香50克、冰片20克曬幹或烘幹,研成細末,裝入枕內,製成藥枕。具有化痰降濁和定眩降壓的功效。適用於痰濁內蘊型高血壓患者。
38.黑豆磁石枕:將生磁石打碎1000克至高粱米粒大小,與1000克黑豆混合拌勻,裝入枕內,製成藥枕。具有滋補肝腎和養陰降壓的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虛型高血壓患者。
藥枕療法的注意事項:
1.注意做枕藥物的加工處理:在製作藥枕時,應注意做枕藥物的加工處理,注意防黴、防蛀,對於根塊、枝幹及較大的花葉,應曬幹後粉為粗末,礦物類則應打碎,放入枕心前應把藥物混勻,用紗布包裹縫好,底層最好加上一塊塑料布,以免藥物外漏。
2.注意藥枕的大小及用布的選擇:藥枕可根據需要製成圓形、方形、三角形、扁形等,但一般以製成枕長60~90厘米、枕寬20~35厘米的長方形為好,枕高應控製在7~10厘米。枕心要選用柔軟、透氣性能良好的棉布及紗布做枕套,忌用化纖、尼龍類的非天然材料。
3.注意藥枕的使用方法及適應症:高壓病的證型較多,而不同的藥枕又有不同的使用範圍,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中醫辨證結果選擇藥枕。藥枕的作用較弱,它雖然無特殊禁忌症,無明顯毒副作用,老少皆宜,但隻適宜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對重症患者,藥枕隻能作為輔助治療手段。應用藥枕要持之以恒,不能急於求成,一般每日至少枕6小時以上,連續枕用2~3周方能見效。對藥物過敏者應禁用藥枕療法,使用藥枕後出現頭暈頭痛、麵頸紅赤、惡心嘔吐等症狀者,可減少藥枕內的藥物用量、減少枕用時間,必要時可停用藥枕。在每次使用藥枕之前,均應飲用一些溫開水,並在白天也增加飲水量,以防芳香類藥物耗傷陰津。
4.注意與其他療法配合:在施用藥枕療法的同時,應注意與針灸、運動、藥物等治療方法配合,以提高臨床療效。
敷貼療法
敷貼療法是應用天然藥物或泥、蠟等材料,在人體體表某一部位外敷或貼穴,通過肌膚吸收或借助對穴位、經絡的刺激作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也是常用的自然療法之一。敷貼療法曆史悠久,以方法簡便、安全有效、適應症廣泛而著稱,不僅能治療所敷部位的病變,而且可以通過經絡“內屬髒腑,外絡肢節,溝通表裏,貫通上下”的作用,選擇針對疾病的經絡穴位治療全身性疾病。敷貼療法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熱敷法、泥敷法、蠟敷法、藥物敷貼法等,高血壓多選用藥物敷貼法。藥物敷貼治療高血壓療效獨特,通過敷貼相關穴位,可調和陰陽,恢複髒腑正常功能,穩定、降低血壓,改善或消除頭暈頭痛等症狀。雖然敷貼療法有諸多優點,但也有其局限性,其作用較弱,常需與其他治療方法配合應用以提高療效,外敷天然藥物有時會引起水腫、過敏等。因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本療法。敷貼療法主要是通過局部穴位的刺激作用和藥物自身的作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調整髒腑功能,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根據高血壓的不同證型,按藥物的性味、歸經及作用進行辨證選藥,使外敷藥通過肌膚毛孔吸收,發揮藥物自身的治療作用,“外惹內效”,調整髒腑功能,調和陰陽氣血,可收到平肝熄風、鎮靜安神、活血止痛、滋補肝腎、明目降壓等治療效果。不僅能改善高血壓患者頭暈頭痛、急躁失眠等自覺症狀,還能穩定降低血壓。同時,外敷藥物對穴位的刺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以補虛瀉實,促進陰陽平衡,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也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改善高血壓患者的自覺症狀。
常用的敷貼法:蓖麻外敷湧泉法:將蓖麻仁搗爛,加少許麵粉製成餅,敷於雙足湧泉穴,用紗布包紮,膠布固定。一般每日換敷1次。此法清火降壓。適用於各種證型的高血壓。
敷貼療法的注意事項:
1.注意局部消毒:敷藥局部要進行常規消毒,可用75%乙醇做局部皮膚擦拭,也可用其他消毒液洗淨局部皮膚,然後敷藥,以免發生感染。
2.注意辨證選藥:外敷藥和內服藥一樣,也應根據辨證選藥。抓住疾病的本質用藥,方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3.正確選穴敷藥:在應用穴位敷藥時,所取穴位不宜過多,每穴用藥量宜小,敷貼麵積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久,高血壓患者常以湧泉、神闕穴為主要施治穴位。要注意外敷藥的幹濕度,過濕容易使藥糊外溢流失,太幹又容易脫落,一般以藥糊為稠厚狀有一定的黏性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