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扇扇安全門之間的距離
雅生活
作者:邵萍
過去提起房子,我們會想到父母,想到溫暖的家。但現在提到房子,我們眼前浮現的卻是不斷上漲的房價和白花花的銀子。老舍先生的話劇《四世同堂》中有這樣一句台詞:“這年頭錢不值錢,隻有房子才是貨真價實的產業。”
的確,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人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這句話的真諦,以及房子對於我們的意義所發生的某種程度的改變。房子是商品,尤其是在這個全民炒房的年代。一套房子由於升值帶來的巨大利潤可能超過了一個普通人工作數十年的收入。隨著房價的飛速上漲,無數人想靠著買房賣房而發家致富,房子逐漸變成了賺錢的最有效工具。
不可承受之重
社會上絕大多數人攢錢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在某個小區內擁有一套自己名下的房子,這也被看為是成功人士的標誌之一。在一線城市中,很多年輕人拚死拚活的努力著,就是為了能夠買下一套房子。但是許多人購房都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才勉強湊夠首付,其後的幾十年都要在每月不菲的月供中度過。如果說過去買房是一輩子的事,一輩子為之奮鬥,背負一輩子的債務,那麼現在已經是三輩子的事了,三輩子恐怕都沒法還清債務。
一句“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啊!在這個娶媳婦要買房,生孩子要買房,養老也要買房的年代,可以說,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的確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夢想。
不管到哪個地方,先買一套房子,讓自己安頓下來,幾乎是每個人的心願。也正是因為這個心願,才造就了現在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但是現在的房子,已經不僅僅承載著居住功能,還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征。如果某人談及自己有多少套房子,必會引起他人一片羨慕嫉妒以及恨。
有人說,房價是丈母娘催漲的,因為娶老婆一定要有房子。這個觀點基本上成了中國人的共識。雖然現在流行“裸婚”,但是按照傳統觀念,許多人還是認為結婚最好有房子。同時,他們也認為,房子是投資手段,這年頭什麼都貶值,隻有房產才是保值的。不管對於房子賦予了多少“附加值”,歸根到底一句話,房子對很多人來說都很重要,其重要程度已經遠遠超過想象。
盡管如此重要,但也無可奈何。近十年來的調控,雖然一次比一次嚴厲,也越來越有針對性,但房價始終一路上揚,一直處在“越調越漲、越漲越調”的怪圈之中,房價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對門不知其是誰
然而,就在我們在高強度的壓力之下,付出高超額的經濟成本換來夢寐以求的現代化住宅條件時,住在小區高樓大廈中的我們卻把自己封閉起來,盡管是同一屋簷下比鄰而居,對門相望,卻“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對門不知其是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被演繹的淋漓盡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顧自家人”,“串門”這樣的詞彙在我們的字典中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