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可疑的一夜暴富

卷首語

作者:王晨

信營銷很火,火到微信營銷的培訓課,兩天就要收費好幾萬元。這又在延續這幾年“電商不賺錢,培訓電商賺大錢”的吊詭定律。

在這些培訓大師宣講的“微信營銷一年破億”的暴富神話中,這兩年大熱的麵膜品類是頻頻出鏡的明星產品。一個麵膜新品牌,在“無所不能”的微信營銷之下創造了銷售奇跡,風頭直壓當年的美即。

這個麵膜品牌主打美白和去血絲,定價在10片裝200元左右,遠高於淘寶麵膜的主流價位(5~10元之間)。照理說,這個定價高昂、又沒有大集團大渠道大廣告背書的新晉品牌,起量會非常緩慢。那麼它是如何在微信上火起來的?

1.明星站台:極力宣傳很多知名人士和明星都在使用;

2.文案煽動:展示使用前後的對比效果;

3.用戶證言:廣為傳播和用戶對話的截圖。

對於新品牌,中國人一信廣告,二信專家,三信身邊人。這個麵膜把這三點都用足了,可謂“腦黃金上身”。

解決了“有人買”,還要解決“有人賣”。

零售價200元的產品,成本不超過10元,一級代理的拿貨價70元,隻要一次性拿貨10盒,就能成為代理,還有權招下一級代理。於是每天都有幾千上萬人在幫他們賣貨。

最關鍵的是,很多客戶在使用之後反饋還真有效!真能美白啊同誌們!解決了世界級難題有木有?

成本低,利潤高,還有效,十足高科技,真正中國造。看著眼熟嗎?

其中的訣竅,你我都知道。

這個產品和營銷套路,我們在過去30年的中國市場上已經見過太多。他們確實創造了很多銷售神話,各方賺得盆滿缽滿,但我們都清楚,光鮮背後,裏子是什麼。

實際上,這個套路在都市報上有效,在電視垃圾時段有效,如今在微信平台上有效,明天又出了什麼全國性的新型大平台,這套路依然有效,化腐朽為神奇的故事將一次次地上演。

而那些真正用心的好產品,往往由於零售價格倒逼,無法設定有吸引力的渠道利潤空間和階梯,結果隻能靠朋友圈一點一點地積累口碑。

想學習小米?那種機會窗口已經過去了。即便是雷軍團隊自己,再創一個小米式的成功,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了。

不過,為什麼一定要做成小米呢?一個充滿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產品,靠著口碑一點點地積累、改進,臻於至善,就服務一個相對固定的小群體,小而美,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