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導尿
【適應證】
⒈排尿困難,尿路梗阻。
⒉危重或昏迷患者尿量監測。
⒊留取無菌尿標本做培養或其他檢查。
【方法】
⒈患兒仰臥,兩腿屈膝自然分開,暴露外陰,用肥皂水及清水依次衝洗,然後用002%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圍。
⒉術者帶無菌手套,鋪孔巾,並置導尿盤於兩腿間。術者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將女孩小陰唇分開或將男孩包皮略上推暴露尿道口。將導管前端塗以無菌液體石蠟,緩緩插入尿道,至尿液流出為止,如需保留尿管可連結無菌尿瓶用膠布固定在外陰,有條件時可用Foloy尿管,囊內充氣或注水後尿管不易脫出。
【注意事項】
⒈導尿過程中應注意嚴格無菌操作。
⒉小嬰兒留置導尿時應注意避免糞便汙染,保持外陰部清潔。
⒊過去尿道口消毒多用紅汞或新潔爾滅,現多改用碘伏,對黏膜無刺激,且消毒力強。
(第二節)靜脈切開
【適應證】
⒈凡病情危重,急需靜脈輸液,而靜脈穿刺未成功者。
⒉需較長時間維持輸液,而靜脈穿刺有困難者。
【方法】
⒈選用較大表淺靜脈,通常多選足內踝前的大隱靜脈,常規局部皮膚消毒,用1%普羅卡因局部麻醉。
⒉在準備切開靜脈處,做1.5~2cm長的縱行切口,切口與欲切靜脈平行。
⒊用彎血管鉗沿血管走行方向分離皮下組織,尋找血管並在血管下方引過兩根絲線。
⒋一根線結紮靜脈遠端,結紮線暫不剪斷作為牽引用。
⒌在靜脈上做一小切口,迅速插入已準備好的導管,與輸液器接頭連接妥當,即可輸液。
⒍用另一根線把導管與靜脈結紮在一起,充分固定導管以防滑脫。
⒎縫合皮膚切口1~2針,清潔局部切口,用無菌紗布覆蓋,膠布固定即可。皮膚縫線5~7d後可拆除。
【注意事項】
⒈嚴格無菌操作,避免感染。
⒉經常檢查局部有無漏液、滲液情況,同時注意保持血管通暢,輸液不能間斷,嚴防空氣進入血流。
(第三節)鼻飼
【適應證】
⒈未成熟兒無力吸吮者。
⒉昏迷患者不能進食,為灌注營養物質及藥物保留鼻飼。
【方法】
⒈測量鼻孔經耳垂至劍突的長度,作為插入胃管的長度,並做一記號。
⒉將消毒胃管前端塗以石蠟油,清潔鼻孔後,用鑷子夾住胃管,由鼻孔緩緩插入。達鼻咽部時可略有阻力感,應迅速插入,如遇嗆咳或呼吸困難表明可能誤入氣管,應拔出後再插。較大兒童可令其做吞咽動作,隨吞咽將胃管徐徐插入胃內。
⒊判斷胃管是否已在胃內的方法:
⑴病兒安靜無嗆咳,將導管開口端置水杯內無氣泡逸出。
⑵抽到胃內容物。
⑶向胃管內注入空氣10mL,在劍突部位可聽到氣過水聲。
⒋先注入少量溫開水,再將欲灌液體或藥物緩慢注入,最後再注入少量溫開水以清潔管腔,並將胃管用紗布包好,固定於適當部位。
【注意事項】
⒈每次灌注前均應先抽取胃液,證實確在胃內後方可灌液。
⒉長期插管者每3~4d換管1次,早產兒軟胃管可放置1周左右,重插時應更換鼻孔。
⒊拔管時必須捏緊管壁或將胃管折返後拔出,以防管內液體流入氣管內。
(第四節)洗胃
【適應證】
⒈誤服毒物6h以內。
⒉幽門梗阻術前準備。
⒊新生兒羊水吸入反複嘔吐。
【方法】
⒈胃管插入方法同鼻飼。
⒉常用洗胃液為溫生理鹽水或l%碳酸氫鈉溶液,急性中毒按毒物性質選擇解救液體。
⒊用注射器緩慢注入洗胃液200~500mL,然後再盡可能全部抽出,如遇回流不暢,可變換體位或改變胃管深度以便能更多地抽出注入的液體,可反複進行,直至抽出液與洗胃液顏色相近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