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女性美容與服飾(8)(1 / 3)

色彩學把在色環上大約90℃以內的鄰近色稱相似色。如紅與橙黃、橙紅與黃綠、黃綠與綠、綠與青紫等。與紅暈更為流動,為蒼白的膚色抹上一點活力。猩紅鬥篷或石榴紅裙使人注意穿著者的軀體。紅色是前進的色彩,最能引人注目。因而特別適宜好動、積極進取和好鬥的個性。紅色有極其豐富的深淺調子,可以與多種色彩搭配或調和。男人和女人都喜歡穿用。

粉紅

這是一種獨一無二的色彩,不僅僅是紅色的柔化。粉紅使人安靜,使人聯想到貝殼的內壁和印象派的繪畫。粉紅是女性的色彩,具有一種陰柔之美;經常穿著粉紅衣衫的女要,長大後容易形成嫻靜恰人的個性。

膚色偏冷的人特別適合用一點粉紅的服飾或化妝。粉紅色在藍色背景的襯托下更為迷人。職業婦女在煙灰或海軍藍外衣內穿一件粉紅襯衫,可以增添一點女性的嫵媚。膚色偏暖的人也可以用粉紅色,但最好加一點黃調子。粉紅色的純棉套衫或牛津布夾克使穿著者剛中有柔;粉紅色的法蘭絨或軋別了外套顯得非常別致;粉幻色的絲綢夜禮服的魅力是曆久不衰的。此外,粉紅的絲巾、連體襪、腰帶(束於冷色調的上衣外)和帶花邊的手套也是令人喜愛的。

橙色

橙色是受到大眾歡迎的明亮色彩,能激起活力,聯想起落日餘暉而使人感到溫暖。橙色是一種水果色,除了像橙、橘、袖、柑,稍為柔化,又可變成桃色、杏色和批把色,因此是水果圖案印花布的基調。橙色還給人以一種速度感,所以歐美快餐館的服務員常穿這種色調的製服。

橙色基本上也是一種女性用的服飾色彩。男子漢喜歡在他們的戀人身上找到它。中國古代曾流行一種鬱金,屬鮮明的橙色調,用於女裙,還帶有一種淡淡的幽香。橙色適宜用於偏暖的膚色,曬得黑黑的人穿上橙色上衣,可以使陽光的感覺長久地停留在坡膚表麵。膚色偏冷的人用橙色有些困難,但在橙中多調一些白色使之柔和,則也能取得雅致的效果。橙色在褐色的影響下可變成陶紅或鐵鏽紅,膚色偏暖的人用作秋季服裝非常適合。

褐色

褐色包含從駝色到咖啡色的多種變化色調。這基本上是男服的傳統色。但較之於灰、黑、藍、褐色不那麼嚴峻,因此就較少用於禮服而較多用於便服。褐色粗花呢或軋別了也是婦女喜歡的。褐色如果調成近於中性的灰褐色,則適用於膚色偏冷的人,並可以與多種鮮豔色彩搭配製成夏季或秋季的服裝。駝灰色更適合膚色偏暖的人,與紅、乳白、黑以及深褐色相配,可以造成豐富的變化和不拘一格的效果,用於便服外套。煙灰、灰褐和駝灰可以構成女式西裝的優雅配色。

中國的老百姓曾很喜歡褐色,元代流行過寬香褐、鷹背褐、檀褐、茶褐、枯竹褐等二十餘種褐色。東歐的人民至今不喜歡褐色,因為這使他們回憶起納粹的褐衫黨。

綠色

綠色給人以安寧、涼爽和舒適的感覺,使人聯想起森林、草地和蔬菜。但是,過於明亮的草綠或油綠用於服裝不太適宜——它與偏冷膚色的藍基調不和諧,又會使偏暖膚色的人顯得臉色灰黃。在服飾使用最多的綠色是藍綠色,諸如藍晶綠、墨綠、綠鬆石色和島綠等適宜於各種膚色,可用作裙、上衣和套衫。綠鬆石色是一種具有前進感的冷色,可以與很多中性色組成和諧的配合。

中國古代的婦女很喜歡穿綠,有“紅男綠女”之說。傳統綠色有柔和的豆綠、葡萄綠、蔥根綠、沙綠和柳綠,較鮮豔的有鸚哥綠、蘋果綠和官綠。用植物染料鼠李染得的藍綠色特別沉著雅致,國際上稱為“中國綠”。中國第一次預報的流行色中有青銅綠。英格蘭和蘇格蘭人喜歡一種森林綠和狩獵綠,被認為富有貴族氣息。橄欖綠使人聯想起軍服,是血氣方剛的青少年所向往的。

藍色

古代藍色是用從藍草中揉取的靛藍染得的。靛藍在古代的應用非常廣泛,“揉藍衫+杏黃裙”僅是一例。靛藍(大多用合成染料)在現代仍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歡迎,如蠟染布、藍白印花布和牛仔布,可以製成具有濃鬱鄉土氣息的服飾。靛藍容易褪色,但由此反而形成各種不同效果的濃淡調子。

海軍藍是另一種應用廣泛的藍色。與白色相配使人聯想起大海和白雲。由於經常用於軍服和製服,這種色調被賦予尊嚴和肅穆的氣氛。膚色偏冷的人最好用深藍乃至藏青;膚色偏暖的人可選用明快的淺藍色,明度以接近臉的色調為宜。

藍色是典型的冷色。藍色是成年人的顏色。盡管藍色中山裝幾乎成為開放前令人厭倦的單調服飾的象征,中國人民仍然願意在藍色家族中尋找變化,從古典的槐藍、雅藍、雀頭三藍(翠藍)和石青到充滿現代氣息的鑽藍……紫色

紫色曾是高貴和財富的象征。據史籍記載,齊桓公好服紫,使紫色流行,一國盡服紫,一匹紫綢的價格高於五匹素綢。傳統的服飾用紫色有大紫、玫瑰紫、真紫、茄花紫、藕合(深紫綠)、古銅(深青紫)等。不同於中國古代用紫草染紫,地中海地區用一種貝紫,又叫泰爾紫。古羅馬的紫色托加鬥篷是屬於帝王、元帥和元老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