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明說:“寫作文沒有辦法,隻能靠多讀多看,逐漸積累寫作能力。另外,我給你幾個建議:首先,一年級的孩子要家長陪讀沒錯,不過陪讀要講究個方法。比如,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你在幹嘛?打遊戲?上網?那還不如不陪。如果你陪了,那就得幹點有意義的事情,比如看書。就算你看不進去,也要假裝拿本書在那看著,隻要不把書拿倒了,孩子心裏都舒服一點,不至於覺得:你叫我在這辛苦寫作業自己在那玩,我偏不讓你好好玩。”
劉姝點頭稱是,想起自己每次在邊上都是拿個手機在上網,確實是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印象。
郭佳明又說:“其次,她寫作業的時候,你是每寫一個字,做一題,都要檢查嗎?”
劉姝點點頭。
郭佳明說:“那就不對了。你這樣頻繁打斷她,她哪裏能集中注意力呢?倒不如叫她全部寫好了再檢查,這樣效果會好很多。”
劉姝說:“可是她中間有不會的呢?”
郭佳明說:“告訴她所有不會的全部留到最後集中問,節約時間。”
劉姝又點點頭。
郭佳明繼續說:“還有,不要無限製地讓她寫,每一項作業規定好時間,四十分鍾左右可以中途休息一下,除此以外不得中斷。規定時間到了就檢查,完成的好的給予獎勵,比如可以采用積分製的形式,每一項表現的好的就積分一次,積分累計到一定數字可以換取獎品,或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做的不好,或是超過時間,就要給予懲罰。”
劉姝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賞罰分明。”
郭佳明說:“聰明。你管理員工不也是這樣管理的嗎?”
劉姝說:“看來管理孩子也是一門學問。”
郭佳明說:“學問大了,你現在知道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有多了不起了吧?”
劉姝笑笑:“好啦,不要不失時機地自我表揚好吧,接著講。”
郭佳明說:“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鼓勵她。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你越是著急上火的罵她,她就越是做不好,但是你不停地給予鼓勵和肯定,她就會一直不斷地進步。你可以試試看。”
劉姝說:“那好吧,我先試試。其實我自己也需要鼓勵和肯定,這些天我都累死了,心力俱疲。”
郭佳明說:“孩子的教育問題的確很讓人頭疼,我願意做你的狗頭軍師,歡迎隨時騷擾。”
接下來的兩周,劉姝回去將郭佳明的方法試驗了一把,效果的確不錯,這令她對郭佳明心生敬佩。可是沒高興幾天,更大的問題又來了。
這天劉姝正上著班,十二點的時候收到了一條短信:“您的孩子在學校打架,請放學後進校麵談。”
劉姝差點沒昏死過去。成績差是她能接受的底線,但從沒想過有一天打架這個問題也會輪到她。她一下午都氣的精神不濟,胡亂揣摩著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她和別人打架?可是問了老師老師又不回信息,她隻得惴惴不安地熬過了四個小時,然後往學校奔去。
一進教室,劉姝就看到安琪和另外一個女孩子兩個人站在教室前麵,耷拉著腦袋,走進了看,兩個人臉上居然都有傷痕,是那種指甲劃過的皮外傷。劉姝恨得牙癢癢的,礙於麵子沒有發作。老師見她來了,禮貌地起身,把她們一起拉到了外麵,這時,另外一個女人也飛奔過來了,一見麵就罵道:“劉佳佳,怎麼又打架了?”
叫劉佳佳的就是和安琪打架的那個女孩,看來她是慣犯,劉姝心裏一下子放鬆了許多。
老師把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大意是兩個姑娘坐前後桌,上午語文課的時候安琪不小心蹭掉了佳佳的書,佳佳隨口罵了她一句,安琪就也罵了她一句,罵來罵去的兩人就動起手來了。後來被老師分開了,兩人沒再打架。沒想到一轉身到了廁所,兩個人又不知為什麼吵起來,再次開打,這次打的更厲害了,到最後安琪幹脆騎到人家頭上去了。
劉姝氣的臉都綠了,可一看安琪,一副若無其事的表情。
老師講完後說:“你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嗎?”
兩個小朋友奶聲奶氣地說:“認識到了。”
老師說:“那你們給對方道個歉,再握手言和。”
兩人照做了,卻是一副不甘不願的樣子。
劉姝心下忍了,又聽了老師一頓教訓,拉著安琪的手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