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劉姝就34歲了,她從28歲認識柳原至今,竟然已經糾纏了五年。人生,有幾個五年?劉姝覺得,在這特殊的時刻,有必要留下點什麼作為記憶。安琪很快就撐不住,睡著了。劉姝等她睡實了以後,起身,打開電腦寫了一篇日誌。
寫給2013年的自己
親愛的自己:
過了今天,又是新的一年了。我一直都有“比你小”情結,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會比較年齡,如果在一群人中是最小的,就會覺得安心,因為享受多了比別人小的福利。
上學的時候總是班上最小的,因為小,所以覺得自己即使成績不好也沒關係,因為還有機會趕上;
上班的時候也基本都是部門裏麵最小的,因為小,所以覺得工資低也沒關係,表現不好也沒關係,因為還有時間慢慢學習;
談戀愛的時候理想對象是大我十歲,因為覺得找個比自己大的人就會處處讓著我,包容我,寵愛我。後來我總結,應該是因為小時候父親不在身邊缺乏父愛所導致的戀父情節。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30歲之前依賴身邊的大多數人,也為他們所保護。
家人責無旁貸地保護我並讓我依賴;
在學校裏被當做最小的孩子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集體寵愛;
在部門裏因為是最小的員工受到大家的保護,當然也有指使;
談戀愛的時候,闖多大的禍總會有人收拾:把商店裏的東西損壞了有人賠,被人欺負了有人出錢出力地保護,生病了會有人請假過來陪護,燒好喝的腰花湯給我吃,硬逼著我吃藥;不管去哪裏隻要帶著嘴巴和眼睛就好,其他一切統統有人搞定,哪怕是因為我自己胡攪蠻纏也有人蠻不講理地去幫我和別人吵架。
那時我巨沒心眼,巨不長記性,巨白癡,但是卻倍有安全感,因此我恨獨立。
我以為會一直這樣下去,這輩子就把自己交給什麼人,然後依賴他就好了。
後來,可以依賴的人一個個慢慢離開,自己的年齡也日漸增長。
現在,要再大一歲了,陡然發現可以依賴的人越來越少,而依賴我的人卻越來越多。
工作上變成了專家和領導,要承擔責任,教育下屬;
家庭裏要回饋當初幫助我的人,作為家族裏最大的孩子去關心更小的孩子;
作為媽媽,更要時刻關注和幫助孩子的成長。
本來指望有人規劃和照顧我的人生,而我所依賴的人,是如此讓人失望。於是,隻能一個人選擇堅強。
女人強大起來,連自己都不會相信。
我從沒想過我會自己換燈泡,修馬桶,為了省錢和菜販子討價還價,和裝修工人鬥智鬥勇,甚至吵架爆粗口,還有,自己搬很重的家具,在黑夜裏一個人走夜路,赤手空拳打退了一個試圖非禮的醉漢,在空曠的小區和偌大的房子裏自己一個人睡覺。
但現在,我可以。
其實這樣的生活,也沒什麼不好。
生病了自己可以照顧自己;本來也沒有人會照顧你的身體;
孤獨寂寞的時候可以講話給微博聽;本來不管幾個人在那個房子裏,你也還是一個人;
用自己賺的錢,隨意打扮自己的房子,所有家具和擺設都可以合自己的心意;最重要的是,住在自己的房子裏很安心,絕對不會再有人叫你滾。
一個人帶孩子,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電影;本來也是如此,至少現在不必擔心有人會在孩子麵前和你吵架,甚至半夜掀你孩子的被子。
至於節日,算了吧,本來也是獨守空房,至少現在不必去期待。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
新年快到了,給自己許一個美好的願望,希望家人和自己身體健康。
寫完了這封信,劉姝關機,關燈。她又拿起手機來看,時間已近十二點, 2013年就快到了,可是,柳原的短信依然沒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