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婚後,他很努力地做好一個丈夫。
首先是工作上,拚命努力工作以求得到提升,而且,他確實也提升很快;
其次在家務上,他包攬了家庭裏大部分的家務,雖然他時常抱怨劉姝把家裏弄的亂七八糟,但是從來沒有強求她做過什麼家務;
而且他對她的家人也是非常盡心盡責,因為自己的家人很遠,所以他把她的家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極盡孝順,因此劉姝的家人對他也非常滿意。
孩子出生以後,他也努力地扮演一個好父親的角色。當初生完孩子後,病房裏的人都誇他是模範丈夫和模範爸爸。
劉姝產後有些抑鬱傾向,他及時開導,無論她怎樣發火都不生氣。而且她產後一直對性事不感興趣,他也一直寬容地等待。可是,現在孩子都已經一歲多了,劉姝的性冷淡還是沒有改善,這讓他有些氣惱。
而母親來了以後劉姝的表現,更讓他覺得難以接受。
他對母親的感情很深。他清晰地記得從小媽媽一個人把他和哥姐拉扯大是多麼不易,而姐姐也為了讓他上學而放棄了上重點高中的機會。所以他對家人一直都非常感恩。當他考上大學時,是他自己主動對家人說他隻需要他們幫他辦理好助學貸款就可以了,然後他一個人懷揣著姐姐給他的兩千元帶著一床破棉被上了從新疆開往南京的火車。這兩千元支撐他上了大學四年。隻要有機會他就在外麵勤工儉學。工作以後他把所有的積蓄都用在了還貸款和養家上麵,直到認識劉姝。他甚至和劉姝討論過婚後要把媽媽接過來和他們一起生活,可是劉姝明顯的表現出不悅,再加上確實買不起夠三個人住的大房子,於是他放棄了。
這次劉姝媽媽生病是一個契機,他以此為名義讓自己媽媽過來幫忙帶孩子,是希望借此機會讓媽媽在城裏過過好日子。可是劉姝對媽媽的表現讓他倍感失望。
至今為止劉姝沒有叫過他媽媽一聲,這在其他家庭是難以接受的。
他知道劉姝一直因為結婚期間母親的表現而耿耿於懷,他知道劉姝愛他所以把經濟拮據帶來的痛苦和怨恨全部轉移到了他的家人身上,可是那種水深火熱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他有能力讓家人過上小康的日子;更何況,再怎樣不喜歡,這畢竟是獨立撫養他長大的母親,他真的很希望她能夠給予更多的尊重。
所以他多時候是故意不搭理劉姝。
而夫妻生活不協調,也讓他愈加失去了最後一絲和劉姝溝通的欲望。是啊,他是一個正常的男人,他有正常的需求,他有時甚至懷疑,劉姝是不是有了外遇?
但不管怎樣,他對劉姝的感情正在因為這些矛盾而日漸透支著。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裏已經沒有了愛情,剩下的,隻有責任在苦苦支撐他那搖搖欲墜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