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柳原從睡夢中醒來,第一件事情是想到自己昨夜的留言。他說了什麼?他為什麼要說?劉姝會不會知道這句留言是他寫的呢?
同一時刻,劉姝也在想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曾經的文學愛好者,她很喜歡寫東西,頗有些文學細胞。她的文筆也很好,上學的時候還見過報。她的空間開了三年了,她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空間就是她的日記本,也是她抒發情感的秘密花園。她本來就是個心思細膩敏感的人,經常會有感而發。可寫這些從來沒有人上去看過。不知道密碼的人進不去,知道密碼的人沒有興趣看,比如劉姝的老公。
劉姝的老公家明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人,尤其是對工作。所以加班是常事,劉姝經常因此而向家明抱怨,尤其是劉姝出差期間,從來不會打電話去問候,甚至於劉姝打電話過來,他還經常不耐煩的掛斷。劉姝父母把這個歸結於家明年紀比她小,所以不會疼人。但其實她心裏很清楚,這是由於家明從小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父親在兩歲時就將他和哥哥姐姐拋棄,母親一個人把他們三個人帶大。所以他沒有家庭的概念,更不知道該如何關心人,體貼人。他從小的經曆是當初劉姝從眾多追求者中選擇家明的原因,她覺得他太可憐,如果自己可以給他幸福,那麼她很願意做下嚐試。事實證明她的選擇是對的。身邊的每個人都認為家明是個好人,他善良,正直,上進,童年苦難的經曆沒有讓他變得心理扭曲,反而比一般人更陽光,更樂觀,更堅強。最重要的是,作為丈夫,家明對劉姝的家人都非常有責任心,因此家人也都很喜歡他。但劉姝心裏始終有說不出的苦惱,那就是,由於幼年單親家庭的經曆,造成家明不懂浪漫,更不會體貼人,而劉姝又是一個非常喜歡浪漫的人,所以這是她身為他的妻子最大的痛苦。
他們也算是患難夫妻。
談戀愛的時候,家明什麼都沒有,房子票子車子。他們的婚房的首付,兩個人隻一人掏出了五千,還有五萬是向劉姝的親戚借的。婚後劉姝的感覺就是一直在還錢,一直在還錢。錢好像從來沒有真正到自己口袋裏過。更淒慘的是,結婚的時候連酒席錢都沒有,是劉姝的阿姨和舅媽現場在酒店拆紅包給上的。而家明家裏一分錢也沒有出。但劉姝知道不是他們不願意出,是實在沒有錢。她去過他們那裏,一天隻吃兩頓,一個月吃一次肉。這樣的家庭,你是不能指望他們的資助的。但劉姝也因此得了個心理安慰,既然你們沒有為我的幸福添磚加瓦,那我也可以少為你們操點心。
結婚一年,婆家人果然沒有上門拜訪過。
突然有一天,婆婆來了。
婆婆來是幫他們帶孩子的。孩子一天天大了,小時候一直是劉姝的媽媽帶的,但上個月劉姝的媽媽被診斷出有乳腺癌,家裏亂成了一鍋粥,大人都沒辦法照顧,更談不上孩子了。於是,婆婆粉墨登場。
如果可以選擇,如果有錢可以請保姆,如果自己有時間照顧孩子,如果不是媽媽生病住院,劉姝一定不會讓婆婆上門。她始終忘不了在他們結婚前為了錢四處奔波的時候,婆婆是怎樣坐在他們的新房裏看電視,嗑瓜子磕到滿地還要等他們回來收拾做飯。更忘不了懷孕的時候他們辛苦的攢生孩子的錢,結果被婆婆一句“要給家明奶奶做周年忌”就把剖腹產的錢全部要走了。為這事懷孕六個月的劉姝哭了一天一夜。在她看來,死人和活人搶錢,尤其是和她肚子裏的孩子搶錢,實在是太沒有天理了。因此她決心孩子生下來以後盡量少和婆家人來往。
但是,現在,婆婆要來給她帶孩子了。
婆婆的到來並沒有為劉姝減輕多大負擔,她燒飯不合口味,講話聽不懂,做事不積極,連洗碗都不用手,而是直接拿子來說衝。劉姝處處覺得如鯁在喉,她知道這是以往的心病在作祟,但她控製不了自己。看到婆婆就想到她坐在沙發上嗑瓜子的樣子,劉姝連和她說一句客套話的欲望都沒有。
這一點家明並不知道。
但他清楚媳婦不喜歡媽媽。不要說媳婦,就連他自己也很不喜歡。
房子是老婆家親戚資助的,平常也是嶽父嶽母照料小夫妻的多,他很希望自己的媽媽這次能夠解救燃眉之急,顯示他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否則多少覺得自己有些抬不起頭來。但偏偏劉姝還不領情,他心裏有些氣惱,又不便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