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衣食住行(6)(2 / 3)

注意事項

(1)應注意原材料的易燃性,絕不能把催化劑和加速劑直接混合,否則會發生猛烈的爆炸。所以,在配料時應先把聚脂樹脂和催化劑混合攪拌均勻。然後再用加速劑攪拌均勻。

(2)隨配隨用。由於膠凝較快,一般在30分鍾內用完。

(3)樹脂一次使用時不要配得太多。樹脂粘度太大時,可加適量苯乙烯(<10%)稀釋。

粘貼裝飾板的施工方法

將裝飾板按照你所需要的尺寸裁好,先用乳白膠(五金商店有售)塗刷在裝飾板背麵(牛皮紙上),再將乳白膠塗刷到所要粘貼的地方,然後將裝飾板鋪好,進行壓實,趕除氣泡。最後鋪一層幹布,用電熨鬥進行燙熨,促使乳白膠快速凝固,這樣粘貼比較牢靠。

刷油漆的技巧

在刷漆之前,首先要使牆壁充分幹燥,一般表麵濕度不能超過8%,即手摸不能有潮濕的感覺。如果正值雨季,或者急著要用,可以塗塑料漆,但濕度仍不能超過1 5%。另外,牆壁表麵溫度要在5℃以上,塗料也要在12℃以上,否則刷完不容易幹,就是幹了也會很快掉皮。

牆裙的高度通常是1.2米,也有1.4米的,這就要按原來的底子而定。油漆的色彩,為了美觀協調,要從房間朝向及家俱麵材的實際情況出發。往往是朝南房間用中性色——暖灰、乳白;東西向房間用冷色——豆綠、鴨蛋青;朝北房間用暖色——米黃、淡紅。

油漆分為透明和不透明兩種。刷在水泥麵上,隻要用不透明的脂膠漆、酚醛漆、調和漆就可以了。一般每10平方米用鉛油成品約3.5~4公斤,調和漆為1.5~2公斤。

刷漆之前,要清除灰塵及表麵髒物,較大空洞應用膩子填補(可用8份石膏粉配5份光油加清水調成)。先刷一遍油漆,幹後再刷一遍調和漆。講究一些的,可多加一道鉛油漆。刷的質量,以不流、均勻、表麵平整、光線柔和為佳。

油漆水泥地麵,操作程序和牆麵差不多,隻是底子油一道,麵漆要刷三道。油漆則用醇酸漆、地板漆,幹後打地板蠟。地麵顏色最好用深色耐髒的墨綠、赭紅等色。

窗簾的選用

俗話說“窗戶是建築的眼睛”,而窗簾則是窗戶的“眼瞼”。窗簾可以控製室內日照、通風及噪音的吸收,有時還可以遮擋窗外視線不得入內的作用。有了窗簾,除保持室內舒適性、封閉性之外,還可賦予室內新景觀,改善室內“小氣候”的作用。所以窗簾是室內環境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窗簾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首先要注重發揮窗簾的功能,不要單純追求式樣的美觀。冬天,多層窗簾形成空氣層,能有效地阻止室內暖空氣和臨窗冷空氣的對流,有較好的保暖性。盛夏,采用半懸式窗簾、百葉窗,以及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竹簾或珠簾,能取得良好的通風效果;在酷日當頂時,關閉窗扉,掛上白色窗簾,可以反射大量的輻射熱,保持室內低溫,使室內有陰涼宜人之感。

多數家庭隻掛一層窗簾,因而窗簾質料不宜太厚,要有一定的透光性;但也不能過薄,以晚上開燈後從戶外看不清室內的活動為宜。用花布做窗簾,可以打破室內沉悶單調的氣氛。不過,切忌顏色過於強烈,圖案過於瑣碎,要考慮到窗簾起伏打褶後的紋樣效果,並顧及到窗簾紋樣效果與床罩、沙發麵料等色彩相呼應,以取得高雅、和諧的效果。

窗簾用雙層的更佳。外簾的材料應力求輕柔、稀疏,透氣性好。以白色為宜,淡雅的素色亦可。內簾的主要作用是隔音保暖、遮蔽陽光。因此,要求質地厚實、柔軟而能蔽光。窗簾織物的花紋要有變化,色彩應含蓄沉著,這樣可以起到豐富室內空間的藝術效果。

家庭窗簾巧懸掛

人們稱窗戶是居室的眼睛,而窗簾則是眼睛的睫毛,是有一定道理的。窗簾的色調處理得當,能增強居室的美感。不同的色調,給人以不同的感受。例如暖色調(橙、紅、黃等色),常使人感到熱烈、興奮,給居室帶來溫馨的氣氛;冷色調(綠、藍、紫等色),則感到幽雅、寧靜,會使室內環境涼爽宜人。光線偏暗的朝北房間,掛上紅栗色、黃納色窗幔,迫窄的居室就會變得明亮、高雅。明亮的朝南正房,掛上抽紗空花的淺藍色、天藍色窗幔,能把室內強烈的光線調節成纖細而柔和的漫射光,即可擋住烈日的照射,起到遮陽避暑的作用,又能保持室內的亮度,顯得更加寧靜。而湖綠色、墨綠色窗幔,會使房間顯得更富有朝氣。白天可用紗幔或布幔,以不影響陽光的柔和,不妨礙空氣流通為適宜;晚上則應用較厚的窗簾遮住窗戶。

家具、牆壁的顏色與窗簾色彩協調,可以使人賞心悅目、心情愉快。小麵積的住房,應使牆麵、家具和窗簾色調接近,同一色相而明度略有不同。注意:紅綠不協調,青橙不協調,黃紫不協調。在擺放新式平滑家具的房間裏,窗簾不要有褶紋和縐邊。

窗戶對麵比較開闊或有綠色植物,就應該隻留下側麵的窗簾,以使室外的景色與室內相互輝映。不然,有時微風習來,窗簾就會婆娑起舞,有礙對室外景色的觀賞。如果在窗簾的上方,設置一個窗簾盒,窗戶的主體造型就美觀、豐富多了,它不僅能給漂亮的窗簾錦上添花,而且還有助於窗簾保持清潔。玻璃窗簾懸掛在玻璃窗外麵,它能在陽光達到玻璃窗之前快速吸熱和散熱,阻擋75%的太陽熱量,而又不影響視野。經測定,與不懸掛這種窗簾的房間對照,夏季能降低室溫9~12℃,冬季能增高室溫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