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有了裂痕,難道非離婚不可嗎?其實不然。所謂“婚前睜大眼睛,婚後半閉眼睛”,夫妻間發生爭執或衝突,不妨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學著適應對方,關起門來談家務事,協力排除障礙,即使是怨偶,也可化為佳偶。在婚姻旅途中,遭遇困難是必然的現象,懂得珍惜,也就不會輕易鬧婚變了。
為什麼他們要離婚
同是那個人,為什麼當初能夠如此容忍他(她)、眷戀他(她),如今卻想各分東西呢?
婚變原因有多種:如教育程度、職業、家庭背景、種族、宗教信仰及婚前的了解不夠。較難破鏡重圓的是有第三者介入。
先生有外遇
人是個多邊發展型的動物,他可以同時喜歡兩個以上的人,隻不過喜歡的程度有多有少而已。穩定型的人,或許會因宗教、道德的約束以及婚姻的束縛,悄悄的把“心意”埋藏起來;活潑型的人,就無法安全地保藏住這份“秘密”,當他(她)感覺到自己非行動不可時,婚姻就亮起了紅燈。
“第三者”或許是個很純的人,她在偶然的機會中愛(被愛)上某人。“第三者”也可能是個動機不良的人。不管她屬於那種類型,第三者多半是不被大眾所同情的。
離婚案件中,許多是因為先生有外遇造成的。但當他與原配離婚時,卻以“我倆誌趣不同”為由,來辦理離婚。這或許是有關麵子的問題,無需贅述。
當然,有些事情不是你所能預料的。比如,你確實是個賢妻良母,但是他卻厭倦了朝夕不變的生活,他開始像獵狗一般,四處找尋獵物,這隻能歸罪於他的“不忠”,或者套句俗話說是“孽緣”。但不管怎麼說,如果因素很單純,並且你也不想離婚,隻要你願意以“愛心”感動他,遲早有一天,你還是會成功的。
初聽到先生有“外遇”,那種憤怒,簡直無法用筆墨形容,隻感覺到頭昏眼花,心裏有根筋在抽動,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抓住他,問他:“我哪點對不起你,你為何竟如此對我?”其次是想立刻找那個女人,警告她:“你再不離開他,我將不與你幹休。”這種反應是正常女人的反應,有這種反應,顯示你仍深愛著他,你不容許任何人破壞你的家庭幸福。
當你意會到如此時,第—個要做的是,應該反省你是否有不能滿足於他的地方,如:
是否因為你不再需要他,使他感覺到“寂寞”,而出去尋找另一個伴侶呢?
是否因為你不再具有吸引力,致使他去尋求更美豔的女士呢?
是否因為你不曾為他織造一個愛巢,讓他覺得結不結婚都如此,於是想再繼續過去的“自由”生活呢?
當你發現—切都不是因為上述的原因時,你不妨反省反省,他是否最近常說:“你為什麼要那樣,而不要這樣?”如果確是如此,請快改進。
第二步要做的是,你必需立刻換上最好的新裝,換個發型,整理家務,以超乎過去的耐心,對他更好。這樣,逐日不間斷的做下去,他必會回心轉意的。畢竟家花勝於野花,更何況是糟糠之妻,那份恩情並不容易斷。
學曆不相當
夫妻之間受教育程度相同,思想相近,離婚率比較小。先生學曆高,妻子學曆較差,離婚率也不高。最令人擔心的,是先生學曆低,太太學曆高。
有—位太太是某大學中文係畢業的學士,她畢業以後,因為成績優良,被校方留下來擔任助教。在從事助教工作期間,她考進了中文研究所。當她獲得碩士學位的同年,又考上中文研究所博士班。就這樣她的學業一直很順利,她的事業也很順心,因為她拿到博士學位後不久,便成為某大學有名的教授了。
反觀她的先生,從某專科學校機械科畢業後經人介紹,進入某民營公司,擔任機械部門的管理工作,待遇不低,地位卻不高。他成日接觸的是胸無城府、腹無點墨的小工人,談的是硬梆梆的機械問題。但太太所屬的圈子與他截然不同,她的圈子是充滿靈氣,談論詩書古文的人士,一派淑女紳士作風。
最初,她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但是每當其他同事問他:“先生在哪兒高就啊?”她就期期艾艾說不出口,腦中反應的是他那一雙油膩的手,粗俗的語言。
在他這邊,最初也以妻為榮,有個賢妻在大學教書有何不好?久了,總也覺得有那麼一點怪,因為每當他說:“我太太是教授”時,別人投給他的那份眼光卻是那麼唐突,總帶點揶揄的成分。漸漸地他避免談到她,她也盡量不提他,然後他們彼此間感覺到各自生活在各自的圈子裏。有宴會時,他不與她同行,她也不喜歡和他一起出席,兩人各憋住一份心事。
有一天,為了家務上一點小事,他說:“你就不能分點心在家嗎?”她回答:“我那麼忙,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句話嚴重的損傷了他的自尊。
他們越來越不能相容,隻有協議離婚。
這對夫妻離婚,錯在彼此的學曆相差太懸殊。事實上,有許多夫妻學曆相差一點點,並沒有影響婚姻的實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