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早晨,袁紹終於悠悠的醒來。文醜欣喜若狂的跑出袁紹的大帳,狂呼道:“主公醒了!主公醒了!”冀州軍營內頓時歡呼起來。郭圖、逢紀和顏良急忙趕到大帳,見到袁紹醒來,都不禁喜極而泣。
袁紹在隨從的服侍下,清理了一下麵孔。逢紀命人端上早已準備好的食物,袁紹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這才覺得稍稍恢複了力氣。
袁紹詢問了那晚大戰之時的情況,得知公孫瓚還是突圍而去,忍不住恨恨的說道:“公孫匹夫,竟敢暗算與我,我定要讓其死無葬身之地!”
郭圖趁機將王門來降,並且獻上計策穩定眾將士之心的事情告知袁紹。袁紹毫不吝嗇的賞賜了王門二百兩黃金,命其統領五千騎兵,歸顏良管轄。而後袁紹又對郭圖、逢紀、文醜、顏良大肆獎賞。隨後宣布即日起,十萬大軍圍攻代縣,鏟除公孫瓚!
冀州軍營因為袁紹的醒來,重新變得戰意昂揚。眾將士紛紛行動起來,很快就將代縣圍的水泄不通。
公孫瓚率領眾將站在城牆上,看著下方耀武揚威的冀州軍,默然無語。公孫瓚早在昨天清晨就醒了過來,田豫等人再次勸說公孫瓚偷襲袁紹的大營。公孫瓚隻好答應,親自前往袁紹的大營探查,確實有機可乘,便率軍出擊。
公孫瓚探查一番之後,發現冀州的軍營戒備森嚴,將士們也不似兵無鬥誌,將無戰心的樣子,隻能頹然回城。
田豫也感到十分詫異,前一天,公孫瓚昏睡的時候,田豫和單經等人親自前往冀州軍營探查,發現軍營內確實呈現出一片混亂,這才力勸公孫瓚,偷襲冀州軍營。沒想到僅僅一天的時間,冀州軍就變了模樣一般。
田豫派遣斥候潛入冀州軍營探查,在損失了幾名士卒之後,終於有人回來稟報說,王門投降了袁紹,正是王門獻計,冀州軍才恢複了鬥誌!公孫瓚聞言,憤怒不已,沒想到自己曾為之愧疚的王門竟然沒有死,反而投靠了袁紹。這說明王門果真被袁紹的使者說服,早在公孫瓚踏入陷阱之前,就投靠了袁紹。
公孫瓚怒氣攻心,就這麼暈了過去。再次醒來,正是袁紹剛剛清醒過來,下令攻城的時候。眾將望著城下密密麻麻的冀州軍士卒,不禁生出一陣無力感。
田豫猶豫了半餉,小心翼翼的對公孫瓚說道:“主公,如今事不可為,主公還是盡早突圍吧!”
公孫瓚渾身一顫,喃喃說道:“突圍,往何處突圍?幽州之大,卻已沒有我的立足之地!”
田豫感覺到公孫瓚已經灰心喪氣,連忙勸道:“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主公大可前往遼州,相信冠軍侯一定會收留主公。主公可依附冠軍侯,發展自己的力量,等待時機,再圖反擊袁紹!”
公孫瓚臉色堅毅的說道:“遼州軍人待遇優厚,隻怕我們琺從遼州征兵。當初我與翼德初遇,我已經統帥數千騎兵,闖出一方名聲。翼德卻是要去洛陽求官。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翼德橫掃蠻夷,為大漢開疆擴土,立功無數。我卻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你現在讓我去祈求翼德的收留,我寧死不從!”
田楷出言勸道:“主公,此一時彼一時也,冠軍侯絕不會因為主公一時落魄便取笑主公。更何況,主公若是一心求死,得意的隻會是袁紹!幽州也會落入袁紹奸賊之手!還請主公三思啊!”
公孫瓚沉默不語,但臉上的堅毅,顯然沒有聽從田楷的相勸。田豫連忙示意公孫續勸勸公孫瓚。
公孫續猶豫了一下,抱拳說道:“父親!”
公孫瓚喃喃的說道:“續兒,也要勸為夫依附與張翼德嗎?”
公孫續搖搖頭,說道:“不是,孩兒是想與父親一同赴死!”田豫焦急萬分,沒想到關鍵時候,公孫續竟然也犯起了糊塗。
公孫瓚聞言,轉過身來,欣慰的望著公孫續,笑道:“好,不愧是我公孫瓚的兒子!大丈夫死則死耳,又何懼之!”
單經等武將見公孫續年紀輕輕就不懼生死,當下也是熱血沸騰,大呼道:“主公和大公子不懼死亡,我等也非是懦夫!既然主公不逃,我等便陪主公在這代縣城下,與袁紹決一死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