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農田水利工程管護中常見問題及相應措施(1 / 2)

在農田水利工程管護中常見問題及相應措施

林業水利

作者:張立春 張磊

水利是農業生產的命脈,幾千年來,農民基本上誰靠天吃飯,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村的農田水利工程得到發展,在我省得到發展,為了充分發揮農田水利設施的作用,使農田水利工程為農業的增產、增效發揮作用,使農民的生活富裕起來,是水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了加強農業生產的基礎設,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維護,使農田水利工程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服務。因此,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的基礎設施,充分用好現有的農田水利工程的基礎設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這也是現代農業化對可持續發展務實的具體體現。因此,作為水務管理人員,如何管好、用好當地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盡力使當地農田水利工程與國家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形成互動,增強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這是水務工作者認真研究的問題。文中以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為例,就鄉鎮小型水利工程管護中常見問題及相應措施進行探討。

1農田水利工程管護中的現狀

鐵力市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南麓,它的規模是縣級市,屬省計劃單列市。鐵力市轄5鎮、3鄉、76個行政村,其中年豐鄉為朝鮮民族鄉,主要糧食作物有大豆、玉米、穀子、小麥、水稻等,同時是人參生產基地。刺五加、黃芪、五味子等中藥材的種植。這些作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水利工程,因此,農田水利工程的管護對其產量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在大力發展糧食,拉長農業產業化鏈條。必需大力發展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使鐵力的農田水利設施呈現出“田成方、林成網、旱能灌、澇能排、渠相通、水相連”的大好景象。這樣才能保證鐵力市成為發展特色農業的地區,使鐵力逐步形成一個具有苗木花卉、無公害蔬菜、淡水養殖、麻鴨孵化養殖、畜禽養殖、林藥間作、等支柱產業基地。多年來,鐵力市為改善農業的生產條件、增加農民的收入,通過鐵力市政府的大量投資,鐵力市在各地鄉鎮修建了一批小型水利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使鐵力市的水利工程布置於各田間地塊,這樣就可以利用農田水利工程,來抵禦可能出現的各種自然災害,為農業的增收奠定了牢固的物質基礎。但是,由於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出現,使鐵力農村的生產體製發生了變化,在原本成片的農田中,出現了田塊分割,破堤耕種、隨意侵占河道沒人幹涉、機井被填不被理睬。顯然,這種弱化的水利工程已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要加強對水利工程的保護,使農田水利工程為鐵力市的農業生產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