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變故(2 / 2)

而劉協卻不以為意,隻是對著司馬健微微笑了一下。

在司馬健和劉協那個時代,有一句話十分出名:天下沒有什麼事兒,不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假如有,那就兩頓。

很顯然,司馬健和劉協都是這條真理的擁護者,在他們看來,天下大事也無非就是利益的分配不均而已。有什麼事兒,大家攤開來說說嘛,何必弄得你死我活,還禍及江山社稷啥的。

誅殺何進,對於改變整個漢末曆史,沒有絲毫幫助。甚至可以說,何進的死還激化了朝堂矛盾。那既然殺不得,化敵為友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至於說如何做,那就大家都亮出底牌和要求,談上一談嘛。

“本初,董侯已然令蹇校尉歸回故地,不再幹涉朝堂,從此以後我再無性命之憂……”何進這時候顯然有些喝高了,看到袁紹等人到來,迫不及待就想將這個好消息分享。

然而袁紹的臉卻驀然一冷:董侯不過無兵無權的一個侯,雖然蹇碩忠於劉宏,愛屋及烏會考慮劉協的建議。但若說就此輕易讓蹇碩放棄自己的所有,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一件事。除非……

“大將軍,此事攸關漢室社稷,更涉及綱常倫理!”袁紹陡然激動起來,他幾乎第一時間就明白了這酒宴的交易:劉協讓蹇碩放棄所有權力,就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何進必須支持劉協為天子。也隻有這樣,肩負著最後一道使命的蹇碩,才可能放棄所有,甘願就此遠離這場政治風波。

按說蹇碩離去,跟袁紹的誅殺宦官的目的一致。但袁紹的目的可遠不止如此,蹇碩不過閹宦當中的代表一員,宮中禁中還有無數宦官圍繞在天子身邊,這些宦官遲早會成長為阻礙士大夫掌權的障礙。何進屠家子,鼠目寸光,隻看到自己可保得一是平安,便放棄自己的大計,當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啊!

可袁紹的反對剛剛到此,何進忽然又大笑起來,得意洋洋自誇道:“本初不必如此,非但如此,董侯還答應,日後將宮中禁中宦官盡皆逐除,遣散回家,讓三署衙門的郎官補缺……”

此言一出,袁紹滿臉不敢置信:自己所謀劃的終極目標,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實現了?幸福來得如此突然,讓自己該如何是好?

要知道,為了達到這個終極目標,袁紹這些年沒少攛掇何進。何進被忽悠上頭後,也曾找過他那個傻妹子商議過,可何太後給出的答案,竟然是‘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共對事乎!’

何太後被宦官伺候舒服了,自然不想讓宮中有什麼變動。偏偏何進這裏急需得到士人的認可,他越強硬,何太後就越覺得自己這個大哥不靠譜兒,不跟她一條心,反而想搶奪他兒子的朝堂大權,於是乎,兩兄妹之間因此鬧得勢同水火。

袁紹是從來沒有想過走劉協這條門路的,一來是董太後將劉協藏得太嚴實,他根本沒有機會。二來袁紹早就聽聞劉協素有慧名,他感覺一個聰明的小孩子不適合當一個傀儡。可想不到今日一見,他才發現同聰明人說話,實在太明智了。

蹇碩完全最後的使命,退出朝堂富貴一生;何進大將軍相當於得到了免死金牌,高枕無憂;他們士人這裏,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終極目標,總算迎來了士人掌權治理天下的時機,這豈不是三全齊美?

不,還有劉協這裏,他一下得到了漢朝絕對強勢力量的支持,穩登大寶。這頓酒宴一下讓四方全都滿意,簡直就是比夢幻還理想的場景啊。

可不待袁紹高興地舉起酒樽大讚劉協的英明,他卻猛然想起了什麼,麵色急變道:“不好,倘若如此,那四方之兵威淩京師便多此一舉了!”

滿臉笑容的劉協和司馬健一聽袁紹此言,瞬間麵如考妣:袁紹,你特麼才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蠢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