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廢史立牧(2 / 2)

“哦?”曹操覺得有道理,又轉頭向司馬健問道:“賢弟,此事你怎麼看?”

“我就站著看唄,你們這時代也沒有電視……”司馬健當然知道其中的蹊蹺,但就跟電視裏元芳不能搶狄大人的風頭一樣,他隻好裝糊塗道:“我看董老像個實誠人。”

這話一出口,曹操的眼神兒當即變得怪異了。而荀攸突然瞟過來的一眼,更是夾雜了無盡的鄙夷和嘲諷,似乎嫌曹操將此等大事跟這種無知之人訴說而不滿。

司馬健此時的年歲畢竟才十九,被荀攸那一眼瞟過來,渾身的荷爾蒙就開始躁動了,不服氣地又補充了一句:“隻不過,實誠人總是不辦實誠事兒。依我看,此去之後,這益州恐怕就很難再屬於大漢王朝了……”

司馬健不覺得自己說錯了,雖然這件事兒應該在三年後才發生的。但他也知道,自己自己穿越過來,尤其是提前扳倒宦官勢力後,東漢王朝的政治鬥爭忽然就好似被注入了催化劑一般,迅速而高效地變動起來。很多曆史事件,都在他根本沒注意到的時候,已然悄悄發生了。

剛才董扶自己也說了,漢室宗親劉焉被任命為了益州牧。也就是說,他們那位“英明偉大”的大漢天子已經被劉焉忽悠著‘廢史立牧’。劉焉同誌就借著這股政策的東風,想去交州幹一番事業。然後,就是剛才那位精通讖緯、天象著稱的董扶議郎,告訴劉焉說益州有天子之氣,劉焉同誌才改了第一誌願,入益州去當州牧了。

‘廢史立牧’這一政策,毫無疑問是劉焉在開曆史的倒車,讓各地諸侯有了軍政人財四權一手抓的法理依據。毫不客氣地講,正是這一政策,使得後麵漢末才出現了一大片的‘主公’,讓整個漢室江山成為了群雄逐鹿的戰場。

這種提議,按說隻有有點權力敏感的人,都不會同意。但劉宏偏偏就同意了,為啥?

很簡單,就是因為司馬健的到來。

他幹掉了宦官,使得劉宏沒有了迫害製衡士大夫的依賴,在士大夫野心勃勃露出獠牙的時候。劉宏隻能病急亂投醫,將希望寄托於漢室宗親身上。將那些七大姑、八大哥扔到各州各郡裏隨意募兵,劉宏以為自己以後就有了對抗士大夫的本錢。孰不知,這些親戚們到了州郡,上來想的就是當個土皇帝,哪裏還有閑工夫去管劉宏這蠢豬。

腦中瞬間將這一連串的邏輯鏈條理清,司馬健都佩服自己的智力。可正準備回頭向荀攸示威的時候,才發現荀攸正對他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笑容:“司馬賢弟果然慧眼,宗正劉焉與董扶,以及太倉令趙韙,議郎法衍、孟佗素來交好。這一次劉焉自請出任益州刺史,平定黃巾馬相之亂,他臨行又上條陳請求更刺史為州牧兼領政務,如此則益州軍政之事皆控於劉焉一人之手。”

曹操這時也嗅出點兒味道了:“董扶此去擔任蜀郡屬國都尉。前幾日太倉令趙韙,議郎法衍、孟佗同日辭官。他們這些人是要一同去益州啊!”荀攸這才低頭沉吟道:“故此,司馬賢弟一語成讖,隻恐劉焉等此一去,益州從此不再為天子所有嘍!”

劉焉一黨有劃地稱霸的野心……經荀攸一點撥,曹操也預感到不妙了,但現在哪能顧得上他們,隻好道:“政不得朝令夕改,他們明天就要出發了。”

司馬健卻苦笑:“即便我們擋得住初一,也擋不住十五。曹兄,這事兒你就別勞神了……”說罷這句,司馬健幽怨地看了一眼荀攸,忍不住說道:“荀兄,你們城裏人實在套路深,我要回河內農村。求你,別攔我行嗎?”

荀攸愣愣看著司馬健,默默點了點頭,凝望著這天宇下簌簌飄落的雪花,不由又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