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跡,說司馬健對大漢有再造之功是有些誇張的,但在皇甫嵩看來,司馬健這個異類的存在,明顯是利大於弊的。所以,在司馬健還沒有闖出彌天大禍之前,他是很希望司馬健能稍微走那麼一絲正途,為大漢再出一份力。
然而,就因為司馬健有這樣的能力一樣,他就同樣有著跟皇甫嵩不一樣的眼光。麵對皇甫嵩的這次敲打,他隻是忽然詭異一笑,直言不諱對著皇甫嵩說道:“將軍,這種事兒,你當然不能做。不過換成我來做,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皇甫嵩沉默地看了司馬健一眼,目光中說不出是感歎還是無奈。不過,這個無聲的回應,其實已經讓所有人都明白,這就是皇甫嵩的默認了。
不過,皇甫嵩的默認,並不代表整個隊伍裏就一片和諧。孫堅看著司馬健的背影,忍不住忿怒說了一句:“我等浴血奮戰,為漢室流血盡忠,而你卻敢如此直言不諱道出自己便是來涼州發財的,身為漢臣,你毫無忠義之情,更無報效之意。如此假公濟私,難道真的連一點羞恥之心都沒有嗎?”
“孫司馬,你這樣說其實就很不對了。”司馬健不想跟孫堅有什麼爭執,但還是那個原因,既然閑著也是閑著,所以他也不介意跟孫堅溝通交流一下:“首先呢,對漢室的忠心以及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說不定我比你還愛得深沉。這些並不是嘴上說出來的,而是看你怎麼做的。”
“世人看重的,往往是結果而不是過程。我絲毫不懷疑你對漢室的忠心,但若論功績而言,你確是不如我的。所以,你的忠心隻能藏在心中告誡自己,假如拿來道德綁架我,實在有些不合適。”
司馬健這話說的還比較委婉,也很在理。不少人都說什麼‘不以成敗論英雄’,這些其實都是廢話。假如真的不論成敗,那人活在這個世界還努力奮鬥個什麼勁?
毫無疑問,孫堅這種人就是‘以成敗論英雄’理論的擁躉。因此,對於司馬健的這句話,他聽後竟然沒有動怒,反而還罕見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司馬健最敬佩孫堅的一點,就是人家這真漢子的氣質。認可就是認可,厭惡就是厭惡,我始終厭惡你這個人,但不妨礙我對你觀點的認可。這種看似矛盾的卻極為冷靜理智的性格,想必才是真正的愛憎分明。
“另外,天生萬物,總是各有不同的,孫司馬你驍勇善戰,禦兵有方,自然要在衝鋒陷陣、奮勇殺敵上體現你的價值。但畢竟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像我這種衝進敵陣就絕對衝不出來的家夥,總不能讓我不去用計誘殺王國,反而白白死在軍陣當中吧?”
兩句話說完,孫堅和皇甫嵩兩人不由對視一眼,緘默無語。可正當司馬健感慨自己的辯才,連漢代第一名將和東吳第一代領導人都能忽悠過去的時候,這兩人卻又異口同聲吐了一道:“詭辯……”
司馬健攤了攤手,隨即向兩人拋了一個白眼:果然白天不懂夜的黑,你們永遠不會理解我動腦有多累……
就在這插曲剛剛結束的時候,前方忽有號角聲響起,孫堅一下子就竄了起來,摘下得勝鉤上的馬朔,意外地衝司馬健喊一句:“躲好了!”。說罷輕磕馬鐙,便竄到了前麵。可就在司馬健緊張地將前魏延、左周倉、右波才保命大陣安排妥當的時候,孫堅卻又帶著一種奇怪的表情歸來了。
“不是敵軍,是我們的人。”孫堅開口的第一句,讓司馬健鬆了一口,卻後一句,讓司馬健忍不住想罵娘:“將軍,董仲潁在蕭關大肆縱兵劫掠,致使蕭關一地民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