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最後一次送禮(2 / 2)

蹇碩的大門要比張讓府好進太多。司馬健在來的路上,腦中早就將這個人的資料回憶了一遍。

蹇碩此人,在漢靈帝寵信的各個宦官當中,絕對是一個例外。他這人史料記載天生人高馬大、相貌威武,立在宮門就像一座門神,漢靈帝每次看到蹇碩,都感覺這小夥子真棒、真威武,於是便頗為倚重他。

而蹇碩這人也不是什麼奸佞小人,除了他有一個不爭氣的叔叔被曹操棒殺以外,此人並沒有什麼貪汙納賄的劣跡。這人就仿佛是劉宏的一條看家狗,他的人生信條就是服從命令,完完全全服從漢靈帝的命令。至於劉宏那些命令本身是對是錯,他卻從來不曾考慮。

曆史上,他後來被劉宏任命監管羽林軍護衛皇宮,在他那單純信念的驅使下,確實將皇宮防衛得如鐵桶一般。發展至後來,漢靈帝設立西園八校尉,蹇碩為上軍校尉,不僅統領整個西園軍,連大將軍何進亦受他轄製,甚至衛尉和七署的兵馬他都可以調遣——這在兩漢以來的宦官中還是絕無僅有的,可見其權力之大。

當然,此時的蹇碩還沒有到那種兵權滔天的地步。但當司馬健見到蹇碩的第一麵,就知道蹇碩後來能被漢靈帝托孤,並不隻是偶然。因為,兩人剛寒暄不過兩句,蹇碩開口便向司馬健問道:“潁川戰事究竟如何?”

那一刻,司馬健看得出,蹇碩眼中的憂慮和焦急完全發自內心。這樣一個沒有男根的宦官,此刻的表現比司馬健見到的任何人都要陽剛正氣,不提曹嵩、何進這兩人,就算陳寔、鍾瑜和司馬防這些‘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士大夫,司馬健感覺也應該沒有蹇碩這般情真意切、憂心如焚。

“蹇大人放心,長社一戰,皇甫將軍與朱將軍盡掃黃巾主力,豫州刺史王大人也和曹都尉等人戮力蕩清潁川餘孽。小人至雒陽之前,大軍已兵發陳國,想來不日又將有捷報傳來。”

聽到司馬健如此不偏不倚的回複後,蹇碩似乎才鬆了一口氣,接過了司馬健早已準備好的寶劍。當他抽出那劍,清楚看到劍身上那‘忠君護漢’四字後,眼神當即一亮,不由誇讚了一句:“司馬公子有心了,我本不打算收下公子厚禮,隻是看到這四字後,才知公子並非那等趨炎附勢之人。公子但請放心,為漢室靖平,我也當上奏陛下,重用公子這等青年才俊!”

聽到蹇碩的承諾,司馬健臉上半分喜色也無,反而沉思了片刻,才開口直白說道:“蹇大人,小人送這柄名劍與大人,並非想求得晉階之身。相反,小人隻求大人能夠令小人安心開好自己的鏢局。”

“哦,此乃為何?”蹇碩一腔熱血被澆了冷水,臉色當即不愉起來。但或許是看在這柄寶劍的份兒上,他還是耐住性子多問了司馬健一句。

“不為什麼,隻因小人還想多活幾日。戰場上刀槍無眼,小人或許還可靠著命硬扛下來。可朝堂陰謀如雲,小人這等根基淺薄又四不沾之人,恐怕到時連自己是怎麼死的都不清楚……”

這番話落,蹇碩的臉色又和緩了一絲,但同時也不由摻雜了一絲無奈和悲苦:“想不到,就連你這等士族旁枝之人,來雒陽不過短短數日,也嗅出了朝堂上的凶險之氣。也罷,人各有誌,不可強求,爾留的有用之身,也比枉死要有意義。我隻求有朝一日,你莫要忘了自己也是大漢之人便好。”

司馬健再也沒有說什麼,躬身作揖而退。這一次送禮,算是他送得最有效率、也最舒心的一次。

當然,也是最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