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有特殊癖好的梁惠王(2 / 2)

耳朵之後,司馬健又小心翼翼扳開梁惠王的嘴,將裏麵那隻栩栩如生的玉蟬取了出來。

玉蟬作為所有王侯將相的陪葬品被含在口中,不是沒有說法的。先秦時代的人比較迷信,認為蟬是從地下爬出來的,隻吃露水就可以引吭高歌。故而,蟬被神化成了可以從土裏重生的神物。屍體們口銜玉蟬,就是想著可以跟蟬一樣,有一天從土裏爬出來再輪回個五百年。

接下來就是玉片寒衣了。這時候司馬健才發現,梁惠王身上兩塊看似簡單的玉璧板,原來竟是簡約而不簡單,不…簡直就是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典範:看似通體的兩塊玉板,原來是由大量的玉片被篩選、鑽孔、拋光等十多道工序加工過的。並且還由技藝高超的工匠按照梁惠王的身形設計成了這兩塊看似完整的形狀,用金絲線相連而成。

製造這樣一件玉衣,司馬健估摸著,怎麼也得耗費當時至少一千戶中等人家的家產總和吧?至少,司馬家在河內溫縣算首屈一指了。但就那家底兒全掏出來,估計隻能給梁惠王打造一個玉褲衩兒……

剝下這件玉衣後,剩下的就是那方墨玉和玉豬了。玉豬很好解釋,畢竟農耕文化,豬代表了金錢富貴,而玉又價值不菲,玉豬用來陪葬最合適不過了。可那塊方方正正的墨玉,司馬健卻搞不懂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墨玉其造型看起來很像玉璽,但最早的玉璽是秦始皇一掃六國後,用和氏璧製成的。至於秦始皇之前有沒有君王用璽,司馬健完全沒有概念。不過,這墨玉上雕刻的雲紋猛虎、做咆哮山林之狀,倒是極為傳神,有鬼斧神工之妙。

司馬健本想著拿走這兩件後便開溜,但俯身取下玉豬時他才發現,梁惠王的屍身下麵,還有一枚如鴿子蛋般大小的夜明珠!

假如隻是一顆普通的夜明珠,司馬健也根本不必大驚小怪。問題是,這顆夜明珠和他剛才剝下來的那些夜明珠截然不同。也就是這個時候,他才發現,原來照亮整個石棺、乃至這個巨大墓室一半的光華,全都來源於這顆珠子。

穿越而來的司馬健,自然知道古代大多的夜明珠其實就是瑩石,因開采條件限製才顯得珍貴而已。並且,發出的光芒,也隻是‘月入疑龍吐,星歸似蚌遊’的這種微弱光芒。

可這顆珠子卻完全不一般,皎潔圓明內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那光華不僅比之前那些珠子明亮了百倍,其盈盈柔柔的感覺,更是令人如沐月下一般,聖潔而清亮。

幾乎就是一瞬間,司馬健便想到了這顆珠子的來曆。

中學課本上,他曾學過一篇課文,講梁惠王與齊威王一同狩獵。兩國元首高峰會談,梁惠王那時又雄霸一時,不由就得瑟起來,以退為進問齊國有什麼寶物。齊威王懶得搭理這土包子,梁惠王就蹬鼻子上臉誇耀自己有一顆夜明珠,可以照亮十二輛馬車。

齊威王終於見不了梁惠王這小人得誌的模樣,便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自己國中的能臣,說那些能臣就是自己的活寶貝,梁惠王的破珠子那死物怎麼能比得上?一席話說得梁惠王慚羞難容,自認失敗。

梁惠王口中那顆可以照亮十二輛馬車的夜明珠,極有可能就是司馬健此時看到的這一顆。

隻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梁惠王這家夥口味竟然如此重:這麼大的一顆珠子塞入菊花當中,那感覺,應該很充實、很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