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宦官那些人(2 / 2)

“曹家小子,你是不是看我們倆老骨頭升了官,眼紅了?也想立大功掙個侯位呀?”朱儁玩笑道。但說完這話,他臉色忽然一變,打斷了當下議題,轉而向司馬健說道:“司馬家小子,你為何就不想知曉一番,朝廷如何封賞的你?”

不說司馬健不在意,但真當朱儁提起時,他才忽然意識到這個問題:不論怎麼說,自己也是斬殺了潁川賊酋的功臣,朝廷既然都給了皇甫嵩、朱儁二人封賞,為何偏偏沒有自己的?

皇甫嵩、朱儁這種人,定然不會貪墨司馬健軍功的。漢靈帝昏庸是昏庸,但也決不會在這等時候還賞罰不明。況且,陳寔、鍾瑜還有司馬防這三人都在雒陽,他們這些人縱然高風亮節,不會為自己討要什麼好處,但至少也會送來一封書信告知啊……為何到了此時仍舊一點消息都沒有?

司馬健越想越不對勁,他知道如今朝政奏表由宦官把持著,但就算這些宦官想跟自己索賄,也得先通知自己。否則,自己都不知道這等事兒,他們找誰索賄去?

邏輯想不通,就得從其他地方找跡象。司馬健停止思索微一抬頭,就看到了朱儁那一雙賊溜溜的眼睛。隨後再看皇甫嵩、王允、曹操三人也同樣是一副戲謔的眼神,他登時明白了過來,苦笑著躬身說道:“諸位大人,莫要戲弄小人,有什麼好事兒,朱將軍您盡管說吧。小人雖然感情豐富了一些,但心理承受能力卻十分好,什麼天大的好事兒,小人都能承受下來!”

這一番話,司馬健原本會換來四人的哄堂大笑,但想不到此時四人非但沒笑。反而俱是一片複雜沉思之色,最後還是朱儁皺著眉頭開口說道:“司馬小子,你的封賞並沒有下來,是因為陛下不知該如何賞你。原本,這等功績,朝廷一般便直接賞賜一個孝廉身份,從此之後你就可以步入仕途了。可你偏偏又開辦了一個鏢局,陛下聞聽你是應詔而設,故而令你回京麵聖,坐對麵試後再予定奪……”

司馬健這就開始納悶了,既然功勞被沒有被人貪墨,又沒有被宦官隱瞞,為何眾人還都是這樣一副憂心忡忡的神色?

“司馬公子,你為人機靈幽默,善於處事,若是尋常太平年景,這自然是你登天之梯。然我朝……唉!”皇甫嵩欲言又止,回頭看了看王允、曹操兩人,不知道後麵的話是否該出口。

“義真兄,你乃沙場宿將,何時也這般英雄氣短了?”還是王允最終忍耐不住,這其中固然有對司馬健此事的擔憂,但更多還是對如今朝政的憤慨:“無非是朝中那些奸佞作祟,使得司馬公子此番原本登天之梯化作了一道難關……司馬公子,這一關倘若你踏得過去,或許日後便一帆風順,可若你踏不過去,那恐有身死族滅之虞啊!”

王允這番話開頭還有些憤慨,可越說到最後,語氣中的擔憂便已如皇甫嵩、朱儁一般,顯然他為人雖執拗刻板,然而對朝中之事,同樣看得一清二楚,同樣深感有心殺敵、無力回天……

而此時司馬健也終於明白這些人的擔憂了:宦官們的確沒有隱瞞自己的是功績,那是因為他們根本沒必要隱瞞。相反,他們還要趁著這個時機,好好檢驗一番這位已簡在帝心的少年才俊,究竟心向何方。

宦官這一群體,自古以來,就是朝政體係當中最特殊的一批。他們失去了男人最基本的尊嚴,又長期在深宮當中受盡委屈、費勁鑽營,心理已變得極度扭曲。

他們想獲得尊重,又十分蔑視那種尊重,所以便會用盡各種方法,讓他人或恐懼、或屈服、或戰栗,在他人那種又憎又怕當中獲得一絲變態的快感,進而再被這種快感驅使,變得愈加心理扭曲。

當然,司馬健不會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明白宦官太監當中有巡南洋的鄭和,自己根本用不著卻為天下男子發明了紙的蔡倫,半路出家寫就了千秋巨著《史記》的司馬遷,就眼前還有一位為‘黨錮’翻案的呂強。但不得不說,這些人在宦官太監群體當中畢竟寥若晨星,更多還是趙高、劉瑾、魏忠賢之流。

一想到自己很快要跟這些人打交道,縱如司馬健這等膽大皮厚之人,也不由陰陰地打了一個寒戰:泱泱華夏為什麼就喜歡出產這種群體啊,跟南邊那小兄弟學學,弄出一群人妖也比這些家夥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