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元帥找到了,眾人一下就圍了過去,眾星捧月般就把元帥給接到了元帥大帳裏麵。這時才知道元帥四天來滴水未進,已經餓的有些虛脫了,就見下麵的人又是端水,又是拿飯,元帥這時已經恢複了過來,等到元帥吃飽喝得洗漱完畢後這才想起來那個被抓的老道,遊擊將軍這才傳令叫吧老道給帶上來。命令傳下去不久,就見傳令兵慌慌張張的就泡了進來,並報說,那道士不知被誰殺死在大帳以外。遊擊將軍一聽氣的立時就蹦了起來,“是誰殺的。”
將軍馬上傳令,把所有當時在場的軍兵全都給帶進了大帳之中,他要挨個進行審問,那道士究竟是誰殺的。可是審來審去,到了最後也沒有審出個子午卯酉來,因為誰都不知道道士是被誰殺得,更不知道是怎麼把他殺死的,就是在將軍傳令帶道士時才知道道士已經被殺了。直道他們詳細的一檢查才知道在心口窩裏不知道什麼時候被人給插了一把飛刀。
最後還是元帥說:“今天先到這裏吧,既然我也被救出來啦,現在也沒什麼事了,有什麼事情就慢慢的來吧,也不急於這一時。”其實烏元帥現在心裏想的較多,他心裏想,既然在府台衙門裏都能把他給抓走,那府台衙門裏這些人就都脫不了幹係。看來還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這裏的水看來淺不了。要想查清楚,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的慢慢地來。
有氣沒地出的遊擊將軍這時出來正好看見了等候在大帳外的府台的各級官員,正好他們就成了他得出氣筒,讓這位遊擊將軍劈頭蓋臉的就給臭罵了一頓。罵的這些個官員一個個是低頭恭肩縮背的一聲是不敢出,直到遊擊將軍罵夠了才罷休。其實裏麵的元帥聽的清清楚楚的,但是他被人家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抓走了四天,還餓的個半死,到頭來連抓到的刺客又被人家殺了,還不知道是誰殺的。這口氣換上誰也咽不下去,可是你就是咽不下去又能怎麼樣,最有可能的就是府台了,可是刺客死了,他就可以死不認賬了。尤其這玄幻的事,隻要是沒有當事人證明,誰都能賴出去。因而就沒有管,裝聽不見,叫遊擊將軍出夠了氣再說。
當晚,就在元帥大帳外加放了崗哨,於是遊擊將軍就叫上夏蓮何友他們這一幫年輕的將官們來到了自己的帳內,商議今天所發生的事情。夏蓮一看叫他們全都去遊擊將軍的帳內,就事先同何友商量了一下,夏蓮的目的就是要把朝廷的軍馬引向琉璃山。何友一聽就明白了夏蓮的意思,其實何友也有這個想法,畢竟饑民本來就挺可憐的,而那琉璃山對朝廷卻是虎視眈眈的,大有分庭抗禮之勢,現在已經看出來了,他們以有明顯的不臣之心,遲早有一天會反的,正好借此機會把他們給滅了,一是為國家平定了叛亂,二是也能給夏家報了仇,同時請回下老爺子的屍身,好回祖墳下葬。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因而也就極力的讚同。
其他那哥幾個一聽他們的話也都很讚成,他們本是出於義氣,要為夏蓮幫忙。一聽要盡力的把官軍引向琉璃山,也都表示讚同,心想,在軍隊裏打仗怎麼的也比象遊俠似的夜餐露宿的強多了,再說了,在軍隊裏打仗可就是名正言順的剿匪了,那就是為了公事了。這樣的話,即為了公事又邦了朋友,有這樣的事可樂而不為呢,於是就都一心往琉璃山那方引了。
就這樣他們就在遊擊將軍的帳內,七言八語的就把事情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這不說不要緊,這一分析可就真的趁了夏蓮他們的心了,另他們沒想到的是,不用他們往琉璃山的方向貼,所有的證據矛頭都指向了琉璃山,看來這琉璃山是想脫也脫不開了,那幕後的指使者就是他們了。這些人本來實在帳中邊吃喝邊議論的,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夜深人靜之時。
這時的他們一個個也都有些酒量了,帳外的巡營的官軍也已有些困倦了,就都倚在一邊打起了噸來。就在這時候就見在賬外的窗戶的角間伸進來一根小管來,從小管的口裏就冒出一股的煙來,隻見那股青煙慢慢的就在帳內散開了,接著,就聽撲通撲通的連將軍帶夏蓮何友他們這些小青年全都倒在了地上人事不醒。停了一會兒,就見窗簾一挑,搜的一下就進來一人,隻見這人進帳後連一點動靜都沒有,一看這樣,就抽出背後的單刀是舉刀就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