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6 衣食住行中應保持心態平衡(1 / 3)

科學的衣食住行是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

在衣食住行中保持心態平衡也同樣是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

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6. 1 在衣食住行中做到知足常樂

在衣食住行的各個環節中,保持心態平衡,做到知足常樂,才能有益於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長壽學專家認為,知足是心理養生的免疫劑。知足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和心態,是對人生追求在深層次上的定位。人們若想健康長壽,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做到知足常樂,保持穩定的思想情緒,這樣,才有益於健康長壽。

如果在人生旅途上你能做到知足常樂,那將是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富也安然,貧也安然,瀟灑一生,健康一生。

有一位老壽星寫了一首《長壽歌》,表達了知足常樂的心態,十分詼諧有趣。

長壽歌

衣著整潔最當先,新式可穿,老式可穿。

膳食調好飽三餐,細糧香甜,粗糧香甜。

居室布置貴雅觀,坐也安然,睡也安然。

晨起鍛煉在室外,快走三圈,慢跑三圈。

書法練習情趣添,大字一篇,小字一篇。

下棋用腦防衰老,輸也三盤,贏也三盤。

活動場所轉一轉,門球也打,舞蹈也練。

三五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

小孩活潑繞膝前,樂趣無邊,喜悅無邊。

恩愛夫妻勝當年,比膠還黏,比蜜還甜。

有害嗜好不沾邊,煙也不抽,酒也不貪。

豁達大度心地寬,能跑火車,能開輪船。

無憂無慮樂晚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另外,還有一首《寬心謠》,也表達了知足常樂的好心情。

寬心謠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領取退休金,多也喜歡,少也喜歡。

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禦寒,孬也禦寒。

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

全家老少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內孫外孫同樣看,兒也心歡,女也心歡。

早晚操勞勤鍛煉,忙也樂觀,閑也樂觀。

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在現實生活中,也難免有極少數人不知足。不知足是健康長壽的大敵,這正如古謠《不知足歌》所說。

不知足歌

終日奔波隻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妖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買到田園多寬闊,出入無船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歎無官職被人欺。

縣丞主簿還嫌少,又要朝中掛紫衣。

若要世人心裏足,除是南柯一夢西。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足常樂,的確有利於健康長壽。

但,人性的“不知足”(正確的理解應為事業上的“不滿足”),有它積極的一麵,即其使人不滿足於現狀,從而不斷地奮鬥,去改變現狀,推動科技的進步,造福人類。因而人性的“不知足”,表現為對事業的勤奮,對新科技的追求,這是應該鼓勵的,這與生活上的不知足,不可同日而語。

人性的“不知足”,事業的“不滿足”,與生活上的不知足,看起來是矛盾的。要處理好這對矛盾,關鍵在於把握好尺度。

我國著名兒科專家、前上海兒童醫院院長、女壽星蘇祖斐教授,堪稱事業上的“不知足”與生活上的“知足”掌握得很好的典範,是大家學習的楷模。

蘇祖斐女士當了60 多年的兒科醫生,學術高超,飲譽中外,事業上有很高的成就。她出於工作需要,一生都非常忙碌,從來沒有星期六星期天,沒日沒夜地幹,每天要忙到半夜才休息,直到80多歲才“超齡退休”。由於工作上的成就,她曾榮獲首屆樟樹獎。這是宋慶齡頒給終生獻給兒童事業且作出傑出貢獻的人物的“最高榮譽”。蘇祖斐女士畢生保持進取心,從不放棄多年的業務積累,體現了一個醫務工作者事業上的“不知足”精神。但是她在生活上卻是十分的知足,十分儉樸,可敬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