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變“跨境搬運”所遭遇的困局,杭州將圍繞監管製度創新、金融服務創新、物流服務創新、電商標準創新和人才發展體係創新5大創新任務開展摸索和試驗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以黑馬之勢迅速崛起,成為消費者熱捧的互聯網消費新模式,進出口貿易企業拓展業務的新途徑。可各種尷尬也隨之而來:對消費者而言,郵費過高、運輸周期過長、品質難以保證、一旦發生質量問題難以追溯維權,對相關企業而言,報關通關難度增大、結彙退稅難以兌現……
作為剛剛獲批的中國首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位於杭州的跨境電商綜試區將如何終結尷尬的“跨境搬運”現狀,率先實現破題?
近段時間,關於中國內地消費者跨境搶購馬桶蓋和奶粉的故事,成為舉國上下街談巷議的熱點。然而,“奶粉風波”也好,“馬桶烏龍”也罷,隻是目前中國正在旺盛釋放的消費力的一個縮影。
商務部預測,到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6.5萬億元,年增速超30%。
為占據這一嶄新電商交易形態的製高點,電商巨頭加速全球布局。阿裏巴巴搭建跨境網購平台速賣通和淘寶海外,來自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的數據顯示,經支付寶交割的國內跨境電商企業出口業務量從2012年的11億元猛增到了2014年的303.79億元。去年“雙11”期間,天貓國際、淘寶海外和速賣通首度加盟便攻城略地,輕而易舉地點亮了全球217個國家和地區。
在京東,僅進口業務方麵,就專門成立了“京東全球購”平台。除了京東直接從海外采買之外,海外商家可以直接簽約入駐“京東全球購”。目前,京東已開設了“法國館”,未來京東將陸續開通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及歐洲多國的國際化地方特色館。京東方麵明確表示,跨境電商將成為企業2015年的一大重點。
海外電商巨頭也不甘示弱。去年,亞馬遜一口氣推出了開通美、英、法、德等6國直郵中國、中文海外購、國際多方式支付等措施。eBay等也宣布加入戰隊,爭奪中國市場……
為爭取“財大氣粗”的中國消費者,電商企業拚品類、拚數量、拚價格,更拚物流和人氣。新媒體信息服務平台——易觀智庫提供的監測數據披露了一組國內電商2014年“雙11”前的囤貨數據:天貓國際海外商品庫存類別約10萬種,京東海外購11000多種,1號海淘5000多種……
跨境電子商務正在真真切切地縮短製造商與消費者的距離,並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優價的購物體驗。白瑪斯德國際貿易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斯德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消費者以往通過海外代購一般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收到貨,還常常出現丟包的情況,而借助跨境電商平台,消費者從下單到收到貨,一般隻需2~3天,而且價格也很具有優勢。
國家信息化專家谘詢委員會副主任楊國勳說,跨境電商解決了傳統外貿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它不僅具備部分壓縮中間環節、便利消費者、化解產能過剩、為中小企業提供發展之道等傳統優勢,還具有重塑國際產業鏈、促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增強國際競爭力等作用,是未來競爭的製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