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就有暗,有陰就有陽。
既然有武界出現的兩個一身仙氣的仙家弟子,那就一定有邪修、鬼修之類的。
而一般而言,往往這種修士的手段最是防不勝防,詭異莫測!
李傳奕可以保證自己不會閑著沒事去招敵,但卻不能擔保不會從天上來!
安全起見李傳奕最終還是講耿鬼放了出來。
“嘿嘿嘿嘿……”
這滑稽的笑容一時半會看來他是改不了了……
“耿鬼平常的時候記得隱藏身形,不要讓屋裏的人感覺到你的存在,更不要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若是遇到有關靈魂、鬼怪類的攻擊記得攔下,明白嘛!”
對於耿鬼,李傳奕就更無奈了,他可沒有適合鬼修煉的功法……
“明白,主人!”
笑聲不見,但耿鬼臉上的笑容依然存在,初看有些驚悚,在看就有些滑稽了……
“嗯,別墅三樓是書房,裏麵應該會有一些道家法術或者相關的咒語之類的,也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不過閑來沒事的話可以去看看!”
突然,李傳奕腦海中靈光一現,想起了三類圖書館裏的道藏。
道藏,指道教書籍的總稱,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書及六朝以來道教經典。
它是道教經籍的總集,是按照一定的編纂意圖、收集範圍和組織結構,將許多經典編排起來的大型道教叢書。
道教典籍的淵源,可以追溯至教團正式創立之前。
據東漢班固《漢書·藝文誌》著錄,先秦至西漢的道家和神仙家著作,共有47種,1198卷(篇)。
這些古籍現大多已經失傳,留傳下來的少數經典,如《老子》、《列子》、《老子化胡經》、《莊子》、《鬼穀子》、《管子》。
《淮南子》、《墨子》、《孫子兵法》、《黃帝內經》等書,後來都要被當作道教的典籍,收入《道藏》之中。是為道教典籍的最早來源。
《道藏》的內容十分龐雜,篇卷數量很大,既有大批道教的經典、丹經、符籙、戒律以及神仙人物傳記、宮觀山誌等等,又有儒家和諸子百家著作上百種。
還收入不少有關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如醫藥學著作和天文曆法著作等等。
《道藏》經版編輯
金元時期,孫時道花了幾年時間,搜訪道經,對已有殘缺的《政和萬壽道藏》進行增補,刊行了《大金玄都寶藏》。
公元1244年,道士宋德方在蒙古皇室的支持下搜羅道經,編成並刊行《玄都寶藏》。據稱有7800卷。
元朝兩次焚燒《道藏》,加上元末天下大亂,《道藏》經版沒有能夠完整保存下來。
《正統道藏》編輯
明代,第43代正一天師張宇初等人受朝廷之命負責編修事宜。張宇初死後,由他的弟弟第44代天師張宇清繼續負責。
直到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終於完成《正統道藏》的印刷刊行。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第50代正一天師張國祥又受命編成《續道藏》。
這兩部經書加起來共有道書約1500種,5485卷,分裝為512函,每函按《千字文》順序編號,即今天所說的《正統道藏》。
明後道教叢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