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白內障(1 / 1)

白內障是指中年以後,晶狀體逐漸發生變性、混濁,進而影響視力的一種眼部疾病。

一般認為白內障僅是老年性眼疾,其實它卻常發病於中年時期,即45歲以後。

白內障的初期症狀主要表現為視力障礙。在早期視力微昏不清,往往自己不能感覺出來。隻是雙眼視力(遠視力、近視力)同時逐漸減退,或當視力減低到一定程度時才引起重視。中年人若出現輕度視力障礙,或眼易疲勞,或眼前有黑點並固定不動,或眼前有雲霧狀感,視物不清,或看東西出現雙影(複視)等情況,應引起重視。另外,有的人早些時候就戴上了老花鏡,偶然不戴老花鏡看近物反而清楚,這也是白內障的早期信號。其他還有晶體混濁、著色而引起的看物體時光覺低下;看顏色時色覺低下;以及暗適應差、時間延長等也是早期信號。

據臨床調查發現,白內障的高發人群是對陽光照射比較敏感的人。換句話說,從受到陽光照射後皮膚上所產生的症狀,可以較早發現白內障的可疑體質者。

在夏季,有些人受到陽光照射後,皮膚上就會起紅斑起小水皰,這些人的皮膚一般較白,對紫外線敏感,因此易被曬傷。

眼科

醫生發現,在這些易被曬傷的人中有的身體受到陽光照射後會產生氧自由基,這種物質可致皮膚損傷。如果患者接觸過多的陽光,局部也會產生氧自由基,導致眼晶體代謝障礙,晶體透明度逐漸下降,出現晶體混濁,即形成白內障。這類對陽光照射易敏感的人中,白內障的發病率比普通人群可以高出30%~40%,發病年齡也可提前5~10年。

1993年有研究資料介紹,老年人過早過多地牙齒脫落也與白內障的開始發生有關。雖然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尚未弄明白,但至少牙齒脫落過早是白內障將要發生的黃牌警告。

老年人牙齒脫落是老化的現象之一,是必然要發生的。正常脫落與白內障的發生並無關係,關鍵問題是過早過多。一旦與同齡組人相比牙齒先脫落數個或超出數倍,則應警惕有患白內障的可能。

預防的方法除免除眼睛過度疲勞外,應注意加強營養,供給優質蛋白、注意多攝取一些含維生素B1、B2、C、E等較多的食物,也要多吃含鋅食物,如蘋果、牡蠣、花生、柿子、牛奶、魚蝦以及豆製品,當然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量服用含上述成分的各種藥物。

歸結起來,患白內障的先兆主要有如下幾點:

青光眼

青光眼是以眼壓升高為主要特征的眼病。眼壓升高常引起神經器質性的損害和典型的視野缺損,這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十分重要。

青光眼的早期表現有:

虹視由於眼壓升高,眼內體液循環障礙引起角膜水腫,折光改變,這時看日光特別是看燈光時會出現外圈橙紅,內圈紫蘭,中間挾綠色的彩環現象。當眼壓恢複正常之後,彩環即隨之消失。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之為虹視。如果是生理性的或白內障性的虹視,則不會有頭痛和眼壓升高的症狀。

青光眼常見於中壯年,特別是婦女較多,多數發病原因與精神有關,如重大的精神刺激、激動、失眠和過度疲勞等皆容易誘發。

另外,有些患者的青光眼與遺傳因素有關,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更應警惕該病的發生。

有的青光眼病人也可能毫無早期信號,直到視野很小,行動困難時已到了中晚期,在治療上常常比較困難。但大多數人在發病早期會出現上述一些症狀的,患者應及時注意察覺並及早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