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是南宋詞人辛棄疾,辛十二郎的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詞中‘寄奴’是南朝劉宋國開國皇帝劉裕。想當年,劉裕北伐,收複洛陽、長安等地。眼看北伐成功在即,誰料劉裕安排在朝廷的心腹突然而卒,隻得讓成功在即的北伐大業就此夭折。公元420年,劉裕稱帝,國號‘宋’。劉裕隻做了兩年皇帝便駕崩。長子劉義符繼位,史稱少帝。這劉義符實在可憐,做皇帝不到一年即被害死。劉裕二子劉義隆繼位,史稱文帝。文帝劉義隆在辛棄疾的詞中也有提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此三句講的是劉義隆學習其父北伐,不等時機成熟而草草遠征。結果也就隻是‘贏得倉皇北固’了。文帝劉義隆在位的第二十九年,被其長子劉勳所殺。劉勳自立為帝,不久劉勳又被其三弟劉駿所殺,劉駿繼位,史稱孝武帝。對此一事,民間有歌謠為證:‘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劉駿在位十年,由劉子業繼位,稱前廢帝。不到一年就死了,又由劉彧繼位,稱明帝。明帝在位七年,由劉昱繼位,稱後廢帝。劉昱在位的時間也不長,四年後被‘四貴’之一蕭道成所殺,蕭道成又立劉準為帝。
此間‘四貴’互相殘殺,宋國朝政大權漸被蕭道成一人掌握,此人十分勇猛,頗有劉裕當年風範。
正是二月仲春,一條古道上迎來一對父子,二人徒步趕路,所去之處乃是太湖東岸,那父親文士打扮,年齡三十開外。那孩子隻十歲,雙目炯炯有神。忽然隻聽身後傳來一陣馬蹄聲,男子急將孩子拉至路邊,瞬間奔過三匹快馬,猶如疾風一掃而過。那孩子說道:“爹,他們是打獵的麼,怎麼都穿著虎皮?”
男子搖搖頭,道:“不像,不像!”那孩子又欲相問,身後再傳來一陣馬蹄聲,蹄聲混雜,似有十餘匹駿馬奔來,父子二人又退到路旁,不敢轉頭看來人麵目,頃刻間十餘匹馬閃過,踏起許多灰塵。男子歎了口氣,欲言又止。
那孩子似知父親心中所想,道:“我長大了一定要做將軍,把那些整日打打殺殺的江湖草寇都抓起來!”男子蹲下身來,拾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寫了一個‘江’字。
那孩子不解道:“爹,你寫咱們的姓做什麼?”
男子不答反問:“孩兒,這個字如何解?”
孩子道:“江,從水,又從畺,意指水道、江河。”
男子道:“說得對!”又寫了一個‘湖’字,問道:“這個字又如何解?”
孩子思量片刻,道:“湖,從水,從胡,意指湖泊。”
男子點點頭,道:“這兩個字一起又如何解?”孩子深思半響,終究沒答出來。
男子站起身來,說道:“《莊子?大宗師篇》言道:‘泉涸,魚雙與處於陸,相掬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史記》又言道:‘範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但此處之江湖可見其意,孩兒,你說說什麼是江湖?”
那孩子道:“是相互救助!”
男子哈哈一笑,道:“江湖中人都如你所講便沒江湖了!”緩緩又道:“江湖而非溪海,溪水悠長,潺潺細水,清而見底,深海幽暗,猛烈駭人,深不見底!為父認為人即是江湖,江湖即是恩怨!”那孩子聽得入神,不住點頭。半響男子道:“走吧!”
半炷香工夫父子兩人翻過一處山頭,忽聽前方傳來打鬥聲,男子問道:“這是第幾撥人打鬥了?”
那孩子道:“第十六撥!”
男子道:“咱們趕了三日路程便親見了如此多場打鬥,難道江湖真就有那麼多恩恩怨怨麼?”
孩子道:“江山有皇帝來管,難得江湖沒人管麼?”
男子嗬嗬一笑,道:“終有一日會有人來管,但不會是朝廷,得江山者不一定得江湖,江湖的事朝廷可管不來!”父子二人躊躇不前,不敢繼續趕路。片刻,打鬥之聲越來越響,那孩子道:“好像朝這邊打過來了!”
男子道:“別怕,咱們不管不問,他們不會把我們怎麼樣!”頃刻間,打鬥之人移身過來距二人不足十丈,那孩子驚道:“爹,是他們!”
那些人正是之前駕馬從他父子二人身旁經過之人,隻見那三個身披虎皮漢子各持鐵製虎爪與十餘名漢子相鬥,三人似是不敵連連退步,轉眼相距兩人不足五丈。
男子拉住那孩子手道:“別怕,別怕!”
忽聽三人中一人喝道:“柯幫主,你要馬我還你就是,我三兄弟有大仇未報,此番死了好不冤枉!”
但見一極瘦老者揮著雙鉤一退,說道:“那便要現在還來!”
那人又道:“我說話算話,三日後親自送還於你,但現在卻實在還不出來!”
那瘦老者嘿嘿一笑,道:“還不出來便教你三人中一人留下!”
那人苦道:“柯幫主,那仇人厲害得緊,要是此行我三兄弟少了一人隻怕不是那人對手!”
那瘦老者道:“你不說我也知曉那人比你們厲害,也罷,咱們即是江湖中人,就得按規矩辦事,你說三日後還,我便給你三日,不過咱們得找個見證人!”
那人道:“好!咱們現在就去尋個見證人!”
瘦老者道:“不用尋了,這兒便有兩位!”說著向父子二人走了過來,其餘人等緊隨其後。
那孩子嚇得雙腿發顫,男子道:“別怕,爹保護你!”
瘦老者收了雙鉤藏於袍中,道:“別怕,我們隻需你給做個見證,絕不會害你們性命!”
男子道:“大丈夫何懼生死!”
瘦老者哈哈一笑,道:“有骨氣,有骨氣,隻可惜是個不怕死的書生!”
方才那人道:“柯幫主,這人既非江湖人士,咱們又不知他姓名,如何做得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