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回 莫言炙手手可熱須臾灰盡火亦滅4(3 / 3)

這一日皇帝頒下賜婚詔書,出嫁的是壽親王愛女,男方則是孟文英。壽親王是皇帝叔父,自不必說。孟文英也是紅極一時,一日三遷,升官之速,古今少有,此時已經是兵部侍郎。兵部尚書袁畏三庸庸碌碌,很少理事,大權實在孟文英之手。年紀輕輕便居此高位,前程更是不可限量,群臣誰不巴結。成親之日,賀客盈門,全城為之轟動。

年關即至,辭舊迎新。人人切齒的兩大奸臣一死一去,京城百姓大快於心,這個新年便過得格外暢快熱鬧。又過了數日,皇帝壽誕之期將屆,群臣紛紛上表,欲大張旗鼓,慶賀聖壽。皇帝卻下詔力辭,禁止群臣再提此議。到了正月初十那一天,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落了下來。皇帝詔請群臣入宮,同登承天門觀賞。遙指漫天飛絮,皚皚銀裝,朗聲笑道:“這一場大雪便是上天賜朕的壽禮,舉城同歡,便是萬民為朕慶壽。”群臣齊聲稱頌聖德。一班老臣暗暗稱奇,二十幾年前皇帝誕降之日,也曾天降瑞雪,難道這一次又是上天降下的祥瑞之兆嗎?

孟文英返回府中,愀然不樂。回想起幾年前在兗州,也是正月初十這一天,一幹學友相聚李大人府上,為天賜慶賀生辰,大醉方休。當時的歡樂如在眼前,而今斯人又在何方?他與宓日華相交最厚,知道宓日華是天賜的表弟,或許有天賜的消息,也不管此時已是深夜,隻身出門,踏雪相訪。

宓日華尚未安寢,正與韋應麟在後堂商議。聞知佳客來訪,樂嗬嗬迎出門外,笑道:“小弟正想去尋孟兄,卻怕打擾了賢伉儷的好事,不想孟兄卻不速而至。將新嫂子一人留在家裏,不怕她見怪嗎?”孟文英紅著臉道:“先弟休要取笑。不知尋我有何要事?”宓日華笑道:“入內便知。”挽孟文英入後堂,與韋應麟相見。

後堂的桌案上攤開數張圖畫,上繪大炮火銃各式火器,形狀千奇百怪。宓日華道:“小弟蒙聖上恩遇,統轄神機營,重任在肩,不敢稍懈。前幾日觀看軍士操練,武器大多陳舊不堪。小弟便請來幾名能工巧匠,設計了一些新花樣,準備進呈聖上禦覽。孟兄高材,小弟素來欽佩,請幫小弟一個小忙,看一看是否合意。”

孟文英笑道:“我於此道一竅不通,賢弟問我,豈不令我難堪。”宓日華道:“兵部武庫司掌理監造兵器,此時不拍拍馬匹,將來還真不好辦事。請孟兄務必賞臉。”三人相對大笑,孟文英道:“即是如此,願聆教誨。”

宓日華指著圖上火器,一一介紹,說道:“這是攻城炮,又名大將軍,身長一丈,炮口粗達一尺兩寸,添藥數十斤,一炮打出,威力萬鈞,再堅固的城牆也經不起一擊。這炮叫做奪門將軍,炮口細了些,卻更易取準,專門用來攻破城門。這叫做神機炮,可添鐵蛋數百,一擊之下,幾十丈方圓內金鐵化為齏粉。這是旋風炮,炮彈內添火藥,能在敵陣中開花,專門用於攻擊敵大隊步騎。這是手銃,幾百枝手銃結陣禦敵,輪番裝藥發射,縱有百萬大軍也難近身。這件古怪玩意叫做神機箭銃,小弟另外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一窩蜂。百餘枝利箭借火藥之力一窩蜂似地射出,勝過尋常弓弩百倍。”

宓日華說得眉飛色舞,孟文英聽得精神振奮,大聲叫好,說道:“如果神機營配備上這些犀利火器,必能縱橫無敵,區區反賊何足道哉!”宓日華瞬時間陰霾上臉,發愁道:“據小弟粗略估計,打造這些火器至少要兩三百萬兩銀子。自江南喪於賊手,朝廷賦稅銳減,如何拿得出兩三百萬兩銀子。”

孟文英卻笑道:“賢弟放心,隻兩三百萬兩銀子,愚兄便出得起。聖上曾令戶部撥銀三千萬兩,供諸軍糧餉器械之需,由愚兄統一調派。隻要聖上準奏,賢弟隨時可以派人來取。”宓日華奇道:“這幾年戶部總是哭窮,何時有過這許多銀子?孟兄不是哄我吧。”孟文英笑道:“是你自己孤陋寡聞,卻說我哄你。聖上懲辦劉賊,查抄財物合白銀一億數千萬兩。戶部如今財大氣粗,三千萬兩不過是個零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