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回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3(3 / 3)

隻聽司馬長風繼續說道:“湖匪搶劫官船,為的並非船上財物。每日往來運河上的官船多如牛毛,犯不著向百餘名力士護送的官船下手。他們為的是官船上的一樣寶物,據說是一隻玉製貔貅。”

官船上有一樣寶物,天賜也曾聽冷逢春提及。不想司馬長風居然也知道,而且比他知道得更為詳盡。武林盟神通廣大,的確令人驚歎。天賜問道:“玉貔貅雖然珍貴,也不過是一件玩物而已。為一件玩物大動幹戈,值得嗎?”

司馬長風道:“賢侄有所不知。這隻玉貔貅不僅僅是玩物,而是一件仙家至寶。據說源於上古,乃玄玉所製,堅逾鋼鐵,刀劍難傷。內藏仙家至寶玄靈玉乳,常人飲之,可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皇帝自幼體弱多病。杭州知府為討皇帝歡心,以重金購得此寶,呈送進京。不想走漏了消息,引起武林人士的覬覦。練武人飲下玉乳,修練內功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平空得數十年內力修為,當真非同小可。如果落在正道人士手中也就罷了。如果不幸落入邪道人物之手,功力暴增,不複可製,必然釀成大禍。本盟既然得知此事,就不能不聞不問。好歹也要探明寶物的下落,不讓它落入奸人之手。”

諸葛楨道:“官船被劫,玉貔貅必然已經落入湖匪之手。湖匪之中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練氣高手,寶物到手也派不上用場。龍首大可不必為此憂心。”

司馬長風道:“寶物果真是落入湖匪之手,我隻需派人奪回,何必如此煞費周章。湖匪洗劫官船,卻沒有找到寶物,這才明白是中了瞞天過海之計。官府大張旗鼓,公然送寶物進京,隻不過是虛張聲勢。暗地裏卻早已著人攜帶寶物,星夜兼程趕往京師。我已經調查清楚,送寶之人是錦衣衛的兩位高手,當年縱橫燕趙的劇盜太行雙凶。他二人武功卓絕,鮮逢敵手,又是暗中行事。照理說十拿九穩,絕無失手之理。不料途中居然將寶物失落了,而何時失落的,如何失落的,他們卻茫然不知。此事真令人費解。諸葛老弟,你號稱再世孔明,一向算無遺策。不知對此有何高見?”

諸葛楨略作沉吟,說道:“以太行雙凶的武功閱曆,絕無被人做手腳卻懵然無知之理。依屬下淺見,此事不外乎兩種可能:一是太行雙凶監守自盜,私藏寶物,卻向外宣稱被人劫走。”

司馬長風道:“有此可能。不過我想太行雙凶尚不敢如此膽大妄為。寶物丟失,無論誰首先想到的都是他們暗中動手腳。他們不會如此愚蠢。既然參與密謀,要盜寶機會很多。何必一定要等寶物上手時再動手腳,牽扯上無謂的嫌疑。”

諸葛楨道:“那麼就隻餘下一種可能:盜寶之人手段高絕,令人防不勝防。能神不知鬼不覺從太行雙凶身邊盜走寶物,俯拾江湖,隻有一人有此本領。”

“偷天換日!”大家同聲大叫。司馬長風拍案笑道:“一定是這個老偷兒所為,旁人沒有如此本領。五行門的掌門人穆老怪在睡夢中被他盜走貼身而著的唐鯢甲,醒來後竟茫然無覺。與人動手過於自恃,被一劍穿心而亡。百毒天尊無意中毒死這老偷兒的徒弟,老偷兒揚言報複。不知用了什麼手段,居然將百毒天尊百寶囊中的天王護心丹與百毒斷腸丹偷偷掉換。百毒天尊一時不察,讓他的愛姬服毒丹而亡。老偷兒手段之妙,由此可見一斑。盜取小小玉貔貅,不過是舉手之勞。”

大家均麵有難色。鍾雲翱道:“寶物落在老偷兒手裏,咱們隻有眼熱的份兒。老偷兒神出鬼沒,想找到他談何容易。想從他手裏挖出寶物,更是比登天還難。”

諸葛楨笑道:“諸位不要灰心。世上無難事,隻要咱們用心去找,不怕找不到線索。鼠有鼠道,蛇有蛇蹤。老偷兒再狡猾,總會留下蛛絲馬跡。玉貔貅堅逾鋼鐵,尋常刀劍無法開啟。老偷兒為取內藏玉乳,必然多方尋找神兵利器。這就是一條線索。”

鍾雲翱連連搖頭,說道:“這法子恐怕不行。老偷兒夜走千家,專在武林世家上動腦筋。盜得的神兵利器早就堆成了山,還用得著再到江湖上找。他這時隻怕已經趕回家中,正在獨自享用仙家至寶。本來咱們江南八仙九怪就數他最沒出息。等他服下玉乳,功力暴增。再次出山,咱們八仙九怪全得甘拜下風。”

諸葛楨道:“鍾兄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偷兒雖然貪婪,卻隻對財貨感興趣,從不在兵刃上動腦筋。武林人士對自己的隨身兵器愛如性命,破點小財不要緊,真要是丟了成名兵器,還不是個個要找他老偷兒拚命。老偷兒機詐精明,絕不會冒險犯忌,與武林群雄結下不解之仇。何況武林中犀利的刀劍雖然不少,真稱得上神兵者卻寥寥可數,可遇而不可求。能得到一件已經是天大的福緣,想要堆積成山,不啻癡人說夢,荒唐,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