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百年不肯疏榮辱雙鬢終應老是非1(3 / 3)

玉羅刹大怒,喝道:“都給我站住!”眾賊慌忙停止腳步,一動也不敢動。玉羅刹道:“你們連同伴的性命也不顧了嗎?該死之極!”眾賊人噤若寒蟬,既然玉羅刹沒有發話,就誰也不敢挪動腳步。有兩人還算機靈,上前扶起賊首。眾賊人簇擁著,不多時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玉羅刹低頭去看懷中的嬰兒。隻見這小家夥渾不知方才的一場劫難,笑得甜甜的,一雙大眼睛盯著玉羅刹,也不怕生,小手亂抓,口中依依呀呀叫個不停。玉羅刹禁不住喚起了心中的母愛,摸摸她紅撲撲的小臉,讚道:“小寶寶,好乖!”笑臉如春花綻放,哪裏還有半分煞氣。

將嬰兒交到陳夫人懷中,玉羅刹問道:“這孩子真可愛。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多大了?”

陳夫人緊緊抱住孩子,答道:“是個女孩兒,剛剛六個月。”玉羅刹更為高興,又問道:“夫人貴姓?此行前往何處?”陳夫人道:“拙夫姓陳。此行是辭官還鄉,回兗州老家定居。”

玉羅刹注視著繈褓中的嬰兒。隻見她眉目清秀,根骨絕佳,不由得越看越愛,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忽然,玉羅刹麵色一變,說道:“我要走了。陳夫人,今日你欠了我一個天大的人情。記住,十年後我要來討還,到那時你可不能借故推托。”說罷身形一縱,輕飄飄穿窗而出,倏忽不見。

眾人見這女子來無影去無蹤,真有神鬼莫測之能,不由得暗暗咂舌。陳翰林道:“這女子究竟是仙是鬼,竟有這般神通。她的十年之約,又是何意?”

隻有李明輔猜出了大概。歎道:“此女非仙非鬼,大約是紅線隱娘之流。仗劍江湖,扶危鋤惡,殺人於談笑之間。侄女好福氣,蒙這奇女子青眼相加,將來成就,未可限量。”

正在眾人感歎之時,忽聽艙外有人朗聲問道:“船上有人嗎?方才發生了何事?”

陳李二人並肩出艙。隻見河岸上有一個騎驢的漢子,黑夜之中看不清麵貌。李明輔道:“方才有一夥賊人搶劫行凶。幸虧一位白衣女俠及時趕到,救下全船老幼,趕走了賊人。”

那漢子急忙問道:“那白衣女俠就輕易將賊人放走了?”李明輔道:“非也。她迫那賊首自斷一臂。若不是小可說情,隻怕那些賊眾也無一幸免。”那漢子頓足道:“是她,果然是她!為找她我跑遍了大江南北,塞外中原,卻總是差了一步。唉!天意,天意。”說罷喟然長歎,令聽者倍感蒼涼。

李明輔問道:“兄台貴姓高名?與那白衣女俠可是素識?”那漢子道:“我姓孫,與她又何止是素識。請教先生,她臨去時可曾留下什麼話嗎?”

不明這漢子的來曆,又怕他有尋仇之意,李明輔遲疑不決,欲言又止。那漢子察言觀色,早知李明輔的心思。說道:“先生請勿顧忌。她本是在下的結發之妻,負氣出走。在下苦苦尋找了三年,如今隻差這一步之遙。先生若曉得她的行蹤,請務必告知。在下感激不盡。”

李明輔道:“小可也不知她的行蹤。她隻說十年後會再來,討還這筆人情債。”那漢子奇道:“人情債?殺幾個江湖宵小,不過是舉手之勞,算得上什麼恩情。她行走江湖十幾年,何曾把這些小事放在心上。”陳翰林道:“她似乎垂青於小女,有收徒之意。小可素來傾慕江湖俠士。小女若有幸得列門牆,實是求之不得。”

那漢子道:“先生猜得不錯。十年!看情形我要等上十年了。”神情惆悵落寞之極。掃視了一眼大船,又歎道:“闖了十幾年江湖,辦事還是這麼毛毛草草。救人也不知救到底,又要我替你善後。”說罷抬起右手,食指淩空向船艙上劃去。

隻見船艙上木屑紛紛而落,竟讓那漢子隔空刻出了一個葫蘆形的圖案。李明輔又是驚駭,又是詫異,不知他這是弄的什麼玄虛。問道:“兄台這是何意?”

那漢子雙目神光暴現,愁容一掃而空,朗聲笑道:“有了這玩意,你便是走到天涯海角,也不會再有強盜上門。”一帶坐下的小毛驢,掉頭而去,踢踢踏踏,漸漸消失在夜色之中。隻有歎息聲隱隱傳來,似乎仍在不停地念著“十年”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