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勤王(1 / 2)

先以少量兵力拖住了根本不想或是不敢死戰的馬岱以及他的西涼騎兵,然後集中主力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久戰成疲的楊嗣昌部給擊潰,接下來就是直麵皇甫嵩的司州守軍了。

但是之前的幾場戰爭已經讓第四軍的士兵打出了信心,麵對士氣爆棚的太平軍第四軍,司州的守軍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還沒分出勝負,馬岱就先溜了,讓他打個順分局撈點好處還行,但是現在不但好處撈不到,弄不好還得把自己搭進去,此時不溜更待何時。

結果就是皇甫嵩慘敗,還沒到戰爭結束,他就被憤怒的李隆基給撤職了。

而接下來上任的主將更加廢物,竟然是童貫,沒錯就是北宋的四大奸臣之一的那個童貫。

童貫這個人雖然位於北宋的四大奸臣之列,不過相比起其他三人,童貫還是幹過好事的,他在陝西軍中有很大的威望,而且曾經短時間收服過一段時間的幽雲十六州。

不過有過戰功是一回事,是奸臣也是一回事,童貫這個人打仗就是順風浪逆風投,不管是西夏,還是方臘,還是沒落的大遼,都是一波帶走,但是一旦遇到強勢的金朝,他還是慫了,臨陣脫逃,還因此被治罪。

在曆史上是那樣,在現在同樣是如此,麵對強大的太平軍第四軍他直接就慫了,不敢將第四軍抵禦在皇城之外,而是準備據城而守。

皇城牆高門固,他的想法雖然慫,但是也不至於守不住,沒想到的是城中竟然有太平軍的內應。

在一天的深夜,太平軍的內應就是那麼簡單的就將城門給打開了,結果韓信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皇城的外城。

外城都沒了,皇帝自然是著急了,還沒等韓信開始攻打內城,他就從密道逃跑了,跑去了冀州,投靠他的弟弟——‘寧王’李成器。

同時也放出了請各地的官員勤王的聖旨,暫時不知道效果如何,不過想來應該還是有不少忠臣的。

“皇城現在怎麼樣?”楚京又問道。

“童貫這個人在外城被破之後就跑了,現在皇城的守將是‘左將軍’曹友聞,他現在的做法就是死守皇城,韓信也沒什麼辦法。”李衛解釋道。

楚京點點頭,皇城也不是那麼好破的,如果不是有內應,估計韓信外城都破不了,現在內城沒有了內應,想要破城就更難了。

接下裏也不知道韓信會怎麼做,反正如果是楚京的話,肯定不會費心的攻破皇城,一個沒有皇帝的皇城,費心費力的難道隻是為了裏麵的那些寶物?

雖然楚京不敢肯定韓信會怎麼想,但是換成太平軍的話,他們肯定會要拿下皇城的,不僅是要滿足一下他們的心理,同樣也需要皇城來證明他們強大的軍事實力。

現實也是和楚京所想的差不多,太平軍的首領強行命令韓信攻城,而且是不計代價的攻城,不僅如此還派出了第二軍去幫忙。

不過這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還需要消耗大量的兵力,麵對高聳的城牆和堅固的城門,最最重要的是皇城內還不缺糧食,這樣一來幾乎就沒有除了強攻之外的其他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