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朝堂卻斷不了流言蜚語,英明的君王亦有教化不了的臣民。
段千燕華默認了冷夜的做法之後,也引來了文武百官的大大不滿。大臣都拒絕人女子入朝為官,大驚叫道段千燕華認同了冷夜的做法著可是已經壞了老祖宗的規矩。
迂腐的一些大臣不僅在背後破口大罵著高高在上的段千燕華,甚至宮裏有一部分人還偷偷議論著這段千燕華是糊塗簡直是昏君。竟然還有人傳謠段千燕華真要這樣做,那麼南國終不久也會衰弱下來啊。
那些大臣肯定不能容忍發生這樣的事情來,他們都認為這事要是傳到其他國人的耳朵裏,那麼南國的臉該往哪放呐。
這史上以來,哪有女子入朝為官的說法,入朝為官的隻有男子該做的事。而女子應是在家維持家務,下地幹農活才是道理。
南國上下的百姓人人皆知段千燕華默認讓女子入朝為官的事例,大街小巷也都議論紛紛著,心裏都想著這個段千燕華又在鬧什麼大的玩笑。
百姓中的男子們對此事也有著自己的意見,但隻敢在心裏嘀咕,嘴上卻隻字不提。而女子們大部分都支持段千燕華的做法,她們都認為都改一下規矩也好,讓女子入朝為官也是國家的好事,女子也能像男子那樣做官,而且有些女子比男子還會管理政事。
外麵傳得那麼沸揚,那些大臣心裏真是揪心的痛啊。而段千燕華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那些大臣和百姓怎麼議論,他都毫不動搖的坐在龍椅上。
大臣見到段千燕華沒有什麼表態,個個心急如焚。都商量著怎麼應對皇帝把這些話給收回去。後來有一個大臣講出了自己建議,稱段千燕華的缺點就是心軟,多上奏說不定他就答應了。
那些大臣商量著直接輪流上奏段千燕華,對著大臣們鐵了心一樣的不認同他。段千燕華非但不看那些大臣的奏折,還下令不接見他們。
一個個大臣都敗下陣來,就連平時一向能言善辯的一些大臣也狼狽的敗下陣來,段千燕華眼看也隻能無奈的搖搖頭。
敗下陣來的大臣不甘示弱,決定直接去禦書房求段千燕華出來接見。段千燕華也是鐵了不願意接見那幫大臣,還下了令除了那件還是反對女子入朝為官想來求見段千燕華一律不接見,其他想討論別公事的大臣都接見。
這樣的聖旨一搬下來,全南國的百姓都驚呆了,都議論著這次段千燕華可能是真的決定要這樣做了。
冷夜聽聞此事之後也趕去見段千燕華,欲問段千燕華真的決定會讓女子入朝為官嗎?聽到冷夜如此問道也隻是麵無表情的回答冷夜真的決定這麼做了,還告訴冷夜那個慕容嫤羽真的太優秀了而且還懂得一些政事所謂人才啊,段千燕華這樣的意思也是說想招慕容嫤羽當官。
聽到段千燕華這樣誇獎慕容嫤羽冷夜也甚是高興,但他還是以慕容嫤羽不喜歡官職的理由拒絕了段千燕華,慕容嫤羽居然不喜歡當官,段千燕華還真的是吃了一驚啊,頭一次聽見有人開口說不想當官。
其實冷夜也不想當的,他還向段千燕華請求等戰爭結束了以後能同意撤回他官職讓他帶慕容嫤羽回家鄉過平凡日子。
段千燕華也是佩服冷夜有著不愛慕虛榮的性格啊,他拍手連連叫好,也答應了冷夜的請求。
就在段千燕華和冷夜在禦書房談話當中,段千燕華身邊的一個公公來報,報禦書房門口來了一群大臣,爭著搶著說要求見段千燕華。
正和冷夜談得高興中,大臣又來鬧,段千燕華憤怒的拍著桌子在冷夜麵前大罵那些大臣真的是太可惡了。冷夜也明白了大臣前來禦書房鬧事的原因,他此時感覺自己待著禦書房隻會讓大臣更氣惱,反而對段千燕華不好。便向段千燕華道自府中還有一些公事要料理,得趕緊回去就不能和段千燕華好談了。
擺了擺手的段千燕華示意讓冷夜退下,這些天的煩惱事都折磨著段千燕華,他頭疼著靠了一下龍椅。嚇壞了公公急得要喊太醫,段千燕華卻製止了公公稱自己並沒有什麼大礙,靠一會就好。
走出禦書房的冷夜撞見了那些大臣,看到冷夜隻會大臣們一個個都用著嫌棄又憤怒的表情看著冷夜,冷夜隻是瞧見了一些那些大臣並沒有說什麼就走出去了。
大臣們再次喊公公出來,都嚷嚷著一定要見到段千燕華,不然就跪在禦書房門口不走了。公公見那些大臣也是像鐵公雞一樣了,他在段千燕華幫大臣說了一句好話卻被段千燕華嗬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