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視劇:“一劇兩星”下的東方策略(1 / 1)

電視劇:“一劇兩星”下的東方策略

品牌

2014年,東方衛視在電視劇的定位策略上愈加鮮明,“都市氣質、大劇品相、新鮮多元”的風格界定契合了東方衛視的目標受眾群體,因此在收視成績上比較可觀。

據SMG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介紹,今年上半年東方衛視播出的幾部劇,如《我愛男閨蜜》《我的兒子是奇葩》《產科男醫生》《生活啟示錄》等,收視排名均進入了全國前三,《一仆二主》更是進入全國第二。這些為東方衛視占領收視高地的電視劇,幾乎都是都市題材類電視劇,“明年東方衛視將打造中國都市劇的第一播出平台。”

王磊卿在今年2月才履任現職。此前,他是SMG大型活動中心總監,一直從事大型節目、活動的製作。從綜藝節目向電視劇轉型,王磊卿認為,二者有一個共同之處,即都要對觀眾的口味準確把脈。

王磊卿指出,未來單一類型的都市題材劇將不再搶手,類似反映婆媳關係的電視劇短期內很難突破。因此,東方衛視在2015年,將會把一些都市題材電視劇與其他類型劇的元素,如警匪題材、懸疑元素、動作元素等有效糅合。此外,東方衛視也將更加關注80、90後一代人的婚戀、家庭等,並將視點對準由此引發的社會話題。

對觀眾口味趨向的理解與把握非常重要,對廣電政策的靈敏反應也不容忽視。2015年1月1日,“一劇兩星”政策將開始正式實施,東方衛視對此的應對策略是“拚播打底、獨播加強、定製致勝”。

“‘一劇兩星’勢必是‘一劇一星’的過渡階段,‘兩星’為優質劇目數量、差異化內容播出提供更大的空間,隨著製作資源更加聚焦,好的劇本和團隊會變成稀缺資源,我們尋求定製獨播合作的方向也更明確。”據王磊卿介紹,2015年《二炮手》《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何以笙簫默》《虎媽貓爸》《酷爸俏媽》《長大》《女醫明妃轉》《羋月傳》等劇初步為東方衛視版麵定型,“一線衛視之間永遠存在著差異化競爭與合力競爭的博弈,兩星政策也將博弈的收視最大化,‘巧取’大劇好劇,‘靈活’編排跟播,將是高壓之下的變通之策。”

拚播劇方麵,由鄭曉龍導演、孫儷主演,《甄傳》原班製作人馬打造的《羋月傳》無疑是2015電視熒屏最值得期待的年度大劇之一,《羋月傳》預計將於2015年年底出現在東方衛視的熒屏之上。借助《甄傳》之前帶來的巨大人氣,《羋月傳》的收視預期無疑將會非常明朗。

非定製的獨播劇,目前SMG影視劇中心仍在選購,定製劇已成為東方衛視明年出奇製勝的法寶。在今年年初的“中國電視劇進入定製劇時代”的論壇上,王磊卿提出將2014-2015年度定義為東方衛視的“定製劇品牌鍛造年”。此次記者采訪,王磊卿透露,2015年東方衛視將推出四部定製劇,這四部劇首先在題材上將實現突破,比如國內鮮有的“反恐特戰題材”等。

對定製劇的項目選擇,SMG影視劇中心有一套完整的項目委員會評審機製。在眾多的備選項目中,委員會將投票決定哪些可以立項。確定項目後,東方衛視會介入到劇本創作、演員陣容、班底搭建的工作中,同時也會把電視劇宣傳的時間戰線拉長。

除此之外,東方衛視還將探索定製劇與周播模式的結合方式。王磊卿認為,2015年東方衛視的周播劇是在晚上十點之後開始,與黃金時段相比,這一時段的題材選擇相對寬鬆,因此應充分利用政策紅利,在導向正確的情況下,實現與黃金時段差異化的內容取向,過去不能在黃金時段出現的題材如驚悚、穿越、超能等題材都有可能在熒屏上重現。

王磊卿表示,周播模式的定製劇進入市場時,關注度會不一樣,起點高了之後成功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由此容易產生強勢的IP。他強調,未來兩年內,東方衛視將全麵跨入大劇獨播時代。

(戴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