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奇藝:開放合作“不差錢”(1 / 2)

愛奇藝:開放合作“不差錢”

特別策劃

作者:趙國紅

雖然買到了《爸爸去哪兒2》《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湖南衛視五檔強勢節目2014年的獨家版權,但這可能是愛奇藝與芒果台的最後一次版權交易——湖南衛視於今年明確宣布其內容資源獨家供給芒果TV。

不過,獨播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在愛奇藝平台的火爆也使人們有理由相信,單靠一家強勢的網絡平台也能做強一個IP(知識產權)。

危機意識與自製信心並存。愛奇藝在今年拿出3億元推出了《靈魂擺渡》《廢柴兄弟》等不下13部網劇以及《曉鬆奇談》《時尚江湖》《大魔術師》等一係列綜藝節目。其中,《廢柴兄弟》在上線6天後播出量即過億,《靈魂擺渡》上線一周播放量突破1.2億,這兩部劇被愛奇藝自製劇統籌總監戴瑩認為“很成功”,它們出現後帶動了外界一些頗具實力的合作力量主動向愛奇藝拋出橄欖枝。而高曉鬆轉會愛奇藝之後推出的《曉鬆奇談》、瘦馬的《時尚江湖》也在愛奇藝內部得到高度認可。“高曉鬆的節目在別的平台播出40期才過億,在我們這裏十幾期就過億了”,愛奇藝負責自製宣發的工作人員不無自豪地說。

怎樣的團隊力量和架構機製推動了愛奇藝的自製?愛奇藝又會給自製團隊營造怎樣的創作空間和激勵機製?明年其又會有怎樣的自製戰略?

自製劇體係 劇本為王

愛奇藝的自製項目主要分為自製劇和自製節目兩部分,統一由首席內容官馬東主管,其中,馬東具體負責自製節目,自製劇統籌總監戴瑩具體負責自製劇部門。

戴瑩介紹,愛奇藝自製劇團隊由五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純原創的團隊,團隊的核心工種為導演、編劇、製片人,如10月底即將上線的《同居損友》就是該團隊原創;第二部分是版權部門,這些人長期跟傳統影視機構打交道,會有一些置換的項目拿來做自製;第三部分專門對接市場上的新興製作機構(如萬合天宜、互聯網電影集團);第四部分為文學版權購買體係,由從盛大文學過來的員工負責文學版權的積累;第五部分是今年9月底,愛奇藝宣布成立“優秀網劇劇本獎勵基金”後,自製部門專門組建的來稿甄選團隊。

目前,愛奇藝負責自製劇的人員大約20人,現在同時運行20多個項目。愛奇藝自製劇實行製片人製,共8個製片人,每人手上兩三個項目。

不論是內部項目還是外來合作項目,戴瑩都要求看劇本,“否則無法進入項目評估體係。”也因為意識到“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是以內容為前提”,愛奇藝的自製劇團隊最為重視的就是劇本和編劇。她表示,劇這塊,愛奇藝隻會養最核心的導演、編劇、製片人。

愛奇藝有自己的編劇團隊,曾編劇過網劇《如果愛》和出版《萬萬沒想到》書籍的作者有時右逝就是公司自己的編劇。愛奇藝也傾向於成立以導演、編劇為核心的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的事雖然還沒有大麵積推廣,但尹琪(《廢柴兄弟》總導演、總編劇,趙本山禦用編劇)工作室已成立,戴瑩表示,“未來愛奇藝會敞開胸懷去成立這樣的機構。”而一些知名編劇也開始熱情擁抱愛奇藝網劇。“這是一個特別激發人的時代,比如《心花路放》編劇董潤年,他很願意與我們合作,覺得可以把之前受傳統限製的一些好玩的東西釋放出來。”

“自製”迅速膨脹,任何一家機構都無法完全靠自己的團隊完成海量項目,選擇外部合作夥伴也關係到自製力量是否能夠壯大。“第一,我們是編劇中心製,因此一定要看到好劇本;第二,團隊的履曆很重要,好團隊項目風險性會降低;第三,是否與我們合作過也很重要,有默契減少溝通成本;第四,演員要合適,要確保能把這部劇演好;第五,成本是否優化。我們希望演員成本和製作成本能夠平衡,演員占到總成本三分之一我們認為是合理的。”

行業對人才爭奪激烈,戴瑩表示,無論市場環境還是項目環境,愛奇藝都給人才以充分的個人空間。“從個人發展來說,我們有很多優秀的自製劇項目,這對做內容的人來講機會難得,如果他們去傳統行業或其他公司,未必能做這麼好的項目,跟這麼多優秀的團隊合作;從平台來講,愛奇藝因為沒有上市所以沒有業績壓力,且資金充裕,可以提供很大的空間來創作和試錯;從項目環境來說,如果製片人帶的項目全成本核算最後是盈利的,我們會發放獎金,包括合作的團隊也會有獎勵。”戴瑩透露,今年已經有個別項目的製片人獲得了相關激勵。同時,愛奇藝還可以向合作夥伴開放“百度大數據”,幫助後者更好地創作符合互聯網特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