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朕親擬詔書,明日由越王宣布於朝堂,眾卿莫要讓朕失望!
聽到皇上如此說,眾臣心中如同驚濤海浪一般,雖然越王不是太子,但是皇上賜予的權限已經超過了太子,這意味著,以後大隋朝的天子就是眼前的越王!
沒想到,皇上竟然如此坦誠,直接給他們指明了方向!
如果話說到這這份上,誰再不明聖意,那真的就是不知死活了……
其實李九鵝心中也很無奈,把話說這麼白就差直接明說,以後楊侗就是未來的皇帝,你們跟著好好幹,好處是大大的,前途是光明的!
做皇帝做到這一步李九鵝也算是千古奇聞了……
古代皇帝都喜歡養蠱式的培養競爭者,這樣就能選出最適合的皇儲!
前世唐高祖李淵也是如此,因為他的貪心放任,看人不熟,導致李家老二逐漸做大,擁兵自重,在加上手下武將煽風點火,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此後李淵深居宮中,經常夢到太子建成帶著兒子在角落中哭泣,以至於後來精神恍惚,鬱鬱而終!
如果當初李淵雷厲風行的話,李建成做皇帝未必會有李世民差,以李建成的性格,李世民怎麼也會富貴一世!隻是他不懂拿捏分寸,以至於最後玩火自焚!
這種養蠱式的培養,李九鵝早就想明白了,這種方式雖然雖然好處無窮,但是弊端也大,為了江山永固,君王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子孫!
這也是李九鵝佩服楊廣的地方!長安作為隋朝的都城,楊廣繼位以後,一方麵戰略的需要,把洛陽擴建成了東都;另一方麵由於元德太子的死,楊廣心中十分愧疚,任命楊昭的二子楊侑,三子楊侗分別為長安,洛陽方麵留守,這樣他禦駕親征高句麗也很放心!
隨著李九鵝的重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尤其是楊廣小兒子楊杲,三個孫子楊倓,楊侑,楊侗,完全的活了下來!
來到洛陽,擺在李九鵝眼前的就是皇位繼承人的問題,自古無情帝王家,楊侑已經被排除了皇位之爭,現在剩下楊杲,楊倓,楊侗!
楊杲作為楊廣的小兒子,自然是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雖然其聰慧,但是有些懦弱,像溫室中的花朵,楊廣本身就沒有讓楊杲繼承大統的意思,自然也就被李九鵝pass掉了!
楊廣的第一個孫子楊倓,自從出生,楊廣一直把他帶在身邊,很是寵愛,元德太子英年早逝,由於與元德太子長的很像,楊廣更不舍得讓他離去,隻想讓他一生富貴!在李九鵝看眼,楊倓和楊杲的情況其實是一樣的,根本不適合繼承大統!
作為楊廣最小的孫子楊侗,心地善良,性情敦厚,堅韌剛毅!楊廣第二次出征高句麗,楊玄感叛變,留守洛陽的楊侗獨自挑起了大梁,那時洛陽兵力空虛,且又老弱病殘,但是楊侗的堅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直堅持到底,從未向楊廣發出一封求救信,那一年楊侗才9歲!
如果楊侗繼任皇位,不但可以讓天下安定,百姓歸心,同時也能與他的這些至親共享富貴!
對於李唐王朝,李九鵝自始至終認為他們隻是撿了個漏,一群卑劣的小偷....
長安淪陷,洛陽自然成了都城!皇位繼承人早定,也能穩定人心,而眼前的這些人在未來二十年內將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李九鵝自然不能讓這些人站錯隊,被政治抹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