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覺這一點,楚浩軒怒氣上湧,一把薅住那宮女的衣領,將她拖出來,惡狠狠地問道:“說,紫玉在哪裏?”
那宮女早嚇得身如篩糠,抖著嘴唇,說不出話來。
兩方一時陷入了僵局。
正在這時,蜀國方向又出現一隊人馬,向梁國方向疾馳而來。
當那支隊伍看見這輛馬車時,立即全體戒備,向這邊衝過來。
紫玉的侍衛見到來了援兵,立即重整旗鼓,和楚浩軒帶來的人打了起來。
楚浩軒見自己一方勢單力薄,又見紫玉不在,無奈之下吩咐自己人,擇路撤退。
於是,他在敵我懸殊的情況下,不得已悻悻而歸。
沒有追到紫玉,楚浩軒情緒低靡,心緒煩亂。
紫玉,你怎麼能忍心丟下我?多年的感情你怎麼舍得放下?那個伊慶祥有什麼好?你竟然死心塌地跟著他!
楚浩軒想起這些,心裏更加的怨恨伊慶祥,一個土埋半截的人,竟然讓正值青春的紫玉如此死心塌地。不行,他不許。
也許,隻有殺了伊慶祥才能讓紫玉回心轉意。
楚浩軒冷若冰霜,心裏在計劃著。
他因為紫玉的離開,又給伊慶祥記上了一筆。
一路回返,楚浩軒想了很多,他覺得應該盡快操練兵馬,盡快取代父皇,是梁國強大起來,這才有能力和蜀國抗衡,和伊慶祥抗衡。
他要殺了伊慶祥,他要得到紫玉,他要盡快。
帶著沉重的心事,楚浩軒無奈回轉,而這之後幾天,紫玉方才從隱身的村子裏出來,再次上路。
望見前麵的邊境,紫玉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次能全身而退,這梁國她便再也不來了。
撫摸著小腹,紫玉幸福地喃道:“孩子,我們終於要回家了,我們要和你父皇團聚了。”
隨行的侍衛,見娘娘如此高興,心裏也跟著高興,並暗中佩服娘娘的機智。若不是娘娘事先有所安排,他們恐怕不會這樣順利回國。
回返之後的楚浩軒,以飛鴿傳書的方式,告訴柯敏,讓她趕快操練兵馬,並且密切注意紫玉,有時機想辦法再將紫玉弄回來,可是他也知道,這個機會很渺茫。
上一次在齊王府,楚浩軒已經和紫玉交過手,雖然自己勝過了她,可是紫玉早已今非昔比,想要尋個機會將她帶回來,恐怕很難。
想到這些,楚浩軒莫名地煩躁,暗暗悔恨自己疏忽大意,讓紫玉如此跑掉。
現在悔恨,卻已晚矣。
楚浩軒因為這件事,心情很不好,這樣的心情持續了好幾天,方才慢慢壓下。
心裏雖然難過,可是楚浩軒知道,大局當前,也不能因為一次的失利,而影響整個的計劃,否則前功盡棄。
於是,楚浩軒強迫自己從煩躁的心情中解脫出來,重新鼓舞精神,著手準備自己的事。
現在,人馬正在操練,兵器也陸續在鍛造,這樣喜人的成果,相信他的夙願很快就會實現。
楚浩軒這才有了些許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