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心理健康篇(3)(1 / 2)

學會快樂 快樂就是讓自己和別人快樂。要培養自己有一個寬廣豁達的胸懷,大事清楚小事糊塗。鄭板橋一句“難得糊塗”傳送至今,就是因為其中道出了人生哲理。

保持快樂的方法

人生要有目標和追求;

經常保持微笑;

學會和別人一塊分享喜悅;

樂於助人;

保持自己的一顆童心;

學會和各種人愉快的相處;

保持幽默感;

要能處亂不驚;

學會寬恕他人;

有幾個知心朋友;

常和別人保持合作,並從中獲得樂趣;

享受你的天倫之樂;

保持高度的自信心;

尊重弱者;

學會放鬆;

具備膽識和勇氣;

最後,不要財迷。

調節情緒的方法

生活中經常有挫折和不順。這裏提供一些方法去應對。

製怒方法 要做情緒的主人,如利用此法在與人爭吵中不要企圖解決問題,暫停一下,把問題掛起來,求同存異,以後再求妥善解決。

轉移方法 當掃興、生氣、苦悶和悲哀的事情臨頭時,可暫時回避一下,努力把不愉快的思路轉移到高興地思路上去。例如,換一個房間、換一個聊天對象、有意去串門會一個朋友,或上街去看看熱鬧等。

幽默方法 具有幽默感的人,笑話常說,每次一笑,都是一次很好的減壓和放鬆。以幽默的態度來接受現實中的失敗。

助人方法 當別人身處困境時應樂於助人。有研究表明,一個人得到別人的幫助後一般也願意幫助別人,相互幫助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也是最使人快樂的事。

宣泄方法 我們需要對人訴說自己的感受,宣泄心中的不滿。可以大哭,但不要傷人。說出來你就舒坦多了。

交友方法 有人說,“朋友是最好的藥”,這一點不假。長期和好朋友們在一起,會使人愉快,甚至可以使人長壽。交友時對人要表示善意,少樹敵人,心境自然會平靜。

善待方法 善待自己,不要對自己過分苛求,自然就會心情舒暢。對他人期望不要過高,不然會大失所望。

謙讓方法 凡事從大處著想,隻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在小事上無需過分堅持,有時謙讓屈服可以減少煩惱。

9.說快樂求幸福

何謂快樂

快樂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字典上對快樂下的定義多半是:覺得滿足與幸福。每個人的快樂不一樣!

有人說:笑容滿麵那是快樂的象征;

有人說:家和萬事興是快樂;

有人說:有了親人朋友就快樂;

也有人說:有了錢就快樂;

你快樂,我快樂,他也快樂;

快樂是一種心理感受;

要不要快樂由你自己決定;

要讓自己快樂,最好的方法是先令別人快樂;

快樂是自己給的;

增強社會歸屬感和獲得社會性讚許;

快樂有一點像感冒——傳染得很快。

如何才能獲得快樂

求快樂之道,你得主動用心追求,才能得到;

生活要豐富多彩,你會因為嚐試新的事物而驚喜不已;

追求快樂的途徑很多,不光是隻有你死心眼認定的那一個;

要有夢想與希望,都能使人產生無比的快樂;

隻跟自己比,不和別人攀,凡是盡力而為也是樂;

關心周圍的人和事,隻有付出一點點,你就會快樂些;

不要太自信,也不能無信心,畏首畏尾;

生活的步調繃得太緊,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快樂;

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批評,換句話說就是臉皮要厚一點;

快樂不依賴財寶,有些人隻有很少的錢,但一樣快樂。

10.青少年的抑鬱症

症狀表現

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近年趨升,但人們對此病仍是“不識廬山真麵目”。調查顯示,患者自身識別率幾乎為“0”,學校、家庭、社會對本病的識別率平均不足1%,一些綜合醫院的識別率僅為15%左右。青少年抑鬱症歸納有六種表現。

坦途無悅 如考上名牌大學卻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

似病非病 患者隻說身體上的某些不適。如說頭痛頭昏;說呼吸困難。

不良暗示 如患者一到教室裏就感覺頭暈、惡心等,離開教室一切又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