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髒腫塊包括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炎性腫塊、外傷性血腫、先天性囊腫、血管囊狀擴張、血管瘤、良惡性腫瘤等等,原發性惡性腫瘤需要進行定性、定位(在哪一段,對血管的影響等)、定量,同時注意有無並發症,為下一步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14.膽結石、膽囊息肉樣病變、膽管蛔蟲為什麼要做超聲檢查
膽結石超聲檢查需要了解結石的數量、形態、大小以及位置、膽囊管和頸部的變化,需要腹腔鏡手術的病例需要了解膽囊三角的相關變化;需要注意有無阻塞和並發症,膽囊壁厚度變化,膽囊周圍變化,無聲影結石和膽囊占位的區別等等。老年人即便發生膽囊結石頸部或膽囊管嵌頓、膽囊炎化膿穿孔等改變,也會由於症狀不典型、描述不確切、想挺挺就過去了而耽誤最佳和相對簡單的治療期。
膽囊息肉樣病變分為腫瘤和非腫瘤兩類,前者指腺瘤(癌前病變)、小腺癌等;後者包括膽固醇沉著、炎性息肉等。超聲檢查需要關注腫塊的大小、數量、形態、邊緣、血流等,當腫塊邊緣不規則,基底較寬並有動脈型血流時應該進行外科治療。
超聲檢查可以觀察膽管蛔蟲所處的位置、是活體還是殘體,有無相關炎症、出血、穿孔、結石等並發症。
15.胰腺炎、低血糖為什麼要做超聲檢查
急性胰腺炎分為急性水腫型、出血壞死型和化膿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病情發展較快,必要時須以小時為單位進行多次超聲檢查,因為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腫大程度和回聲變化不明顯;超聲檢查可以大體區分病理類型,確定有無出血、壞死灶和膿腫形成,有無周圍滲出,假性囊腫形成等改變。老年人由於腸胃虛弱,往往因為吃了不容易消化、冷硬油等食物引起上腹部堵塞感,部分可能就是胰腺炎症狀,需要引起注意。
老年人常會以自己有胃病而忽視存在膽囊結石和胰腺炎的情況。慢性胰腺炎典型表現是胰管擴張、胰腺結石和實質回聲增粗分布不均勻,而相當部分的慢性胰腺炎不完全具備這些表現,應結合其他相關檢查確診;慢性胰腺炎形成炎性腫塊時又需要與胰腺癌鑒別。
低血糖病因很多,如功能性低血糖、器質性低血糖(胰島素瘤、內分泌性、肝源性、胰腺外腫瘤性、腎源性、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征、酮症性、酒精性和藥物性等)。其中胰島素瘤可以應用超聲檢查發現。胰島素瘤多半為單個體積較小的腫塊,良性腺瘤居多,少數呈多發;少部分為腺癌,體積較大,診斷時多半有局部淋巴結或肝髒轉移。異位胰島素瘤多位於十二指腸、肝門和胰腺附近。對於自己也說不清低血糖的原因的病人不妨檢查一下胰腺。
16.脾腫大為什麼要做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脾腫大要測量脾髒的厚度和長徑,超聲根據形態和內部回聲改變可以初步鑒別部分脾腫大原因,如門靜脈高壓,血液病,細菌、病毒、寄生蟲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腫瘤如淋巴瘤等。當肝硬化發生脾重度重大時醫生會建議切脾或做分流術,對降低門靜脈壓力有非常大的作用,有的病人固執己見可能就耽誤最佳治療時機。淋巴瘤除了血液檢查外,超聲可以檢查相關部位的淋巴結和脾髒,有時候會在脾髒發現很重要的診斷信息。
17.腫瘤手術後為什麼要做超聲檢查
腫瘤術後仍然存在局部複發、周圍浸潤擴散、淋巴或血行轉移等可能,所以臨床醫生會建議病人進行常規超聲檢查,如上腹部、後腹膜、盆腔、頸部和腹股溝淋巴結檢查,尤其是針對原發性惡性腫瘤的轉移靶器官和引流淋巴結檢查,可以盡早提示有無異常。
18.胃腸道腫塊、胃潰瘍、闌尾炎為什麼要做超聲檢查
胃腸道腫瘤超聲檢出率與腫瘤的大小、形態、生長位置等有關,能夠獲得滿意圖像的病例或采用內鏡超聲檢查者,可以分清腫塊涉及的層次、範圍、周圍淋巴結等,但體積較小、管壁增厚不明顯、位置深在的腫塊,因受胃腸道腔內氣體、內容物幹擾容易漏診。
胃超聲造影檢查可以顯示部分較大的潰瘍,可以觀察潰瘍的位置、形態、大小、管壁的回聲和厚度、周圍胃壁或十二指腸球部壁增厚程度和範圍等,淺表和線性潰瘍無法顯示;胼胝性潰瘍和潰瘍型胃癌潰瘍可以顯示病變的範圍和深度。
超聲檢查可以檢出大部分闌尾,大體鑒別闌尾炎的類型,如單純性、化膿性、壞疽性和闌尾周圍膿腫形成等;當闌尾周圍腸道脹氣、內容物較多幹擾圖像時診斷困難,而且不同醫生檢查闌尾的顯示率存在很大差異。
19.腎髒病、多囊腎、腎絞痛、腎性高血壓、血尿、腎錯構瘤為什麼要做超聲檢查
腎髒病超聲檢查需要觀察腎形態、大小、腎實質或皮質厚度和回聲、皮髓質分界、腎竇回聲、腎相應分支動脈血流參數等變化;根據年齡和體表麵積大體估算腎髒長徑多少合適,腎實質是否小於12mm,腎皮質是否小於5mm,腎動脈血流灌注是否不良(低速高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