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奇葩兩個半(1 / 2)

這是一棟坐落在白州千億山莊的小洋房。棕色係複古風的外觀使這棟房子獨具一格。屋外那個年輕人剛停下腳步。196公分的個子,寸頭、濃眉、小眼睛、壯碩的身體。不是典型的濃眉大眼,但稱得上陽光型男。這樣的外貌,在國內始終很有市場。

“陽養,陽養”身後一名少婦叫著他。對了,他叫楊陽養,很戲劇性的名字。跟某著名體操運動員兒子的名字幾乎一樣。

“又怎麼了,媽”,楊陽養放下他手上的行李箱,摘掉耳機,定定的站著。

“還是我送你到學校吧”,婦人焦急的問。

楊陽養無所謂的說著:“媽,都說不用了。您就放心吧,我又不是三歲小孩。”說完,還給了個微笑。他看著母親不太放心的臉色,輕輕的拍著她的手背。

是啊,道理都懂。但在母親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

婦人抬頭望著二樓的房間,窗簾依舊拉著。他們都知道,這件房間的窗簾隻有在下午4點才會拉開,可現在才上午9點。

年輕人也隨著婦人的目光望著那間房間。沒有絲毫的動靜,隻是隱約的能看到窗簾並未完全罩住窗台。

房間內,站著一名中年人,也得有1米8多的個子。屋內擺著大小各異的書架,書架上的書更是琳琅滿目。沒錯,這是他的書房。作為一位職業作家,書房是他最私密的空間之一。平常,他們一家人也不敢在他沒同意的時候進入他的書房。

很巧,他正站在窗台前,右手扶著下巴,靜靜的看著下麵的那對母子。作為父親的他本想送送他的孩子,可是他的孩子堅持不用。

他能理解這種堅持。說一不二、獨斷獨行,更可以說是固執,是偏執。反正,這是他們父子特有的個性。誰也不能輕易冒犯誰的決定。總不能說自己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卻又給他的兒子一套規矩;總不能嚷著要人權又不給自己的孩子選擇的權利;總不能隻把互相尊重掛在牆上。

他用手掌輕輕的把眼鏡往上推,又繼續想著。他始終不理解自己的兒子為什麼會做那個決定。他輕聲的嘀咕著:盡管陽養說的有些道理,但這不是最好的選擇。

慢慢的,他笑了,像是參透了什麼。

突然,他發現楊陽養轉身走進大門。急忙坐回到他的書桌前。他覺得他兒子是要過來和他告別的。他自言自語道:楊犀年啊楊犀年,你也會有緊張的時候。隻見他,癡癡的坐在書桌前笑著,隨意的翻著手上的書籍。

過了一會兒,楊犀年發現自己的房門外沒有任何動靜。他起身又站著窗台前,楊犀年看清了,他兒子楊陽養手上又多了個籃球。

楊陽養,就這麼一手抱著個籃球一手拉著行李箱上路了。還有,還有他耳機內響起的音樂。

此時,楊犀年稍顯失望的坐在椅子上。嗬,都說而行千裏母擔憂。父親何嚐不是?雖然,楊陽養要去的學校隻距離此地隻有30裏。

在公交車上,楊陽養想起昨晚和父親的對話。此刻,在他的腦海裏出現這樣的畫麵:他父親第一次拿著一瓶酒和他並肩坐著。右手捏著的是楊犀年最喜歡的波爾多紅酒,左手晃著的是兩個專用紅酒杯。杯子剛放下,楊陽養就搶過來倒酒。“知道我為什麼要和你喝杯酒嗎”這是他父親的第一句話。“這杯酒是為了證明我長大了”楊陽養如是想著如是說著。的確,很多父親與兒子對飲一杯酒來當做自己孩子的成年禮。“不是,這瓶酒快要過期了”楊犀年漫不經心的捅出這句話。

他們相視大笑。後來,他們從生活的感悟到楊陽養未來的計劃再到楊陽養的人生觀,從這到那無所不談,當然,酒也沒剩下。

楊陽養看著窗外想著。此刻,他正坐在通往僑華大學的公交車上,後排,右手邊靠窗的位置,這是他最喜歡的位置。

楊陽養心想:本以為父親會問那個問題,可是他沒有。他很痛快的看著窗外。是得感謝父親給自己這樣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