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VS哈耶克:一個世紀的決鬥
月讀
作者:謝祥
學術界上有很多值得大家爭議的問題,在經濟學領域,這個最偉大的問題則屬於政府幹預與自由放任之間的爭議。
爭議的雙方是凱恩斯主義和自由放任主義。凱恩斯主義的創始人是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貨幣學、宏觀經濟學的建樹影響甚大,他反對一些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顛覆了以馬歇爾新古典經濟學自由放任學說的觀點,提倡國家幹預,實現赤字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資的增量來彌補私人投資的不足。
凱恩斯主義的對立者是哈耶克。他所提倡的自由主義是徹底的經濟自由主義,他反對社會主義、反對計劃經濟,他認為計劃經濟會導致政府集權,從而導致人民走向奴役的道路。哈耶克除了在經濟學上有很大成就之外,在哲學、法學等多個領域也有很大的影響辦。凱恩斯甚至說“哈耶克研究經濟學也許是個錯誤”。
盡管凱恩斯和哈耶克相繼去世,但並不意味著爭議結束,一個世紀以來,自由放任與政府幹預之間的決鬥還在繼續。爭議之所以能夠長達一個世紀,是因為兩者的實力相當。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讓美國政府措手莫及,羅斯福總統采用了凱恩斯的經濟政策從而讓美國人民脫離苦海;到了上世紀40年代,戰爭年代,政府幹預過多,集權主義下的社會主義導致人民走向奴役道路,從而敲響了資本主義的警鍾,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下凱恩斯主義受到了質疑,接著該自由主義登場了,撒切爾夫人和裏根總統采用了哈耶克的經濟政策,哈耶克的繼承者將自由主義發揚光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哈耶克取得了最終勝利。
2008年金融危機在美國大地上爆發,進而傳播到世界各地。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受到質疑,凱恩斯主義卷土而來。凱恩斯主義並不僅在英國、美國,在中國,凱恩斯也有很大的市場,2008年中國政府決定投資4萬億人民幣以刺激經濟。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就笑言“中國是凱恩斯經濟學的最好學生”。
看來凱恩斯主義似乎是金融危機的救心丸,然而筆者並不這麼認為。以中國房地產行業為例,中國政府試圖調控房價的上漲幅度,但是每次調控都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