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妙計安北武 二(2 / 3)

“快,出城看看!”

鍾慶淵疾呼一聲,立刻帶上一佐人馬殺向城外的魏軍大營。

上官不達等一眾沂水僚屬早已等候在那,一見鍾慶淵縱馬趕來,連忙上前見禮。

鍾慶淵視而未見,馬不停蹄,帶著十餘黑旗飛奔入營,上官不達及一眾僚屬頓時黑了臉色,頂著馬蹄踏起的灰塵追他而去。

大營之中,黑旗勒住馬韁,鍾慶淵迫不及待地跳下馬來,舉目四望,隻見到處都是狼藉一片,除了零時砍伐的圍欄,能帶走的都被魏軍帶走了,顯然對方退得十分從容。

“斥候官何在?!”

“末將高玉鑫見過將軍!”

鍾慶淵大喝一聲,從跟在後麵一路小跑的沂水僚屬中立刻竄出一位身著皮甲的軍人,快步跑到他麵前抱拳行禮。

“你就是昨晚負責偵查的將官?”

“正……正是末將。”

鍾慶淵上下打量著這個四十餘歲的老兵頭,冷哼道:“你可知玩忽職守,在眼皮底下跑了五萬魏國大軍該當何罪?”

“死……死罪……”

斥候官顫抖地回答。

鍾慶淵點了點頭:“好,既然知道便怪不得本將,拖下去!”

身邊立刻走出兩位黑旗軍卒,扣著斥候官雙臂往後拖。

“將軍饒命啊,將軍饒命!!”

斥候官高聲求饒,上官不達見自己僚屬獲罪,連忙跑到鍾慶淵身邊,深吸一口氣,還未來得及開口求情,便見他擺了擺手。

“上官大人休要多言,王爺治軍一向嚴謹,就算本將貽誤戰機一樣死罪,何況此事還未結束,若是魏國大軍果真逃走,你我亦難辭其咎!”

“啊!”

鍾慶淵話音剛落,耳際便傳來斥候官的慘叫,那人竟是已被削首示眾。

上官不達先被一個小輩當眾斥責,又被斬了麾下將官,隻覺似有兩記耳光重重扇在臉上,麵色陣青陣白,牙齒挫得咯吱作響,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鍾慶淵哪有心思理他,向麾下揮了揮手,立刻有個軍卒附耳過來,他壓低聲音嘀咕了幾句,軍卒略一抱拳便飛奔而去。

不一會兒,那軍卒又跑了回來,手中捧著一卷小小的紙條。

“啟稟將軍,卑職根據暗棋留下的暗號,在樹洞中發現此物,請將軍過目。”

“是否查驗過記號?”

“查驗無誤!”

鍾慶淵點點頭,接過紙條,仔細查看紙張上的紋路,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才展開看了起來。

紙條展開僅有巴掌大小,上麵蒼勁有力地寫了一行小字:魏軍已定回國之策,東退六十裏安營。

鍾慶淵臉色一變,喝道:“來人,立即將暗棋情報向王爺大營飛鴿傳書,傳我將令,全軍準備,東進六十裏咬住北朝大軍!”

傳令兵立刻飛身而去,剩下諸人也快速上馬,就要回營準備出征。

這時,上官不達邁著小碎步跑了上來,一直衝到鍾慶淵馬前,朗聲道:“將軍,我沂水城三千守軍中有兩千騎兵,願隨將軍一同血戰魏軍。”

鍾慶淵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將馬頭稍稍撥開,冷冷道:“上官大人,分潤軍功也不是這個時候,缺了兩千守軍,你沂水城要如何禦敵?”

上官不達被他一語道破心機,麵色微紅,但他還不死心,繼續說道:“鍾將軍,方圓百裏唯一一支魏軍就在將軍的鐵蹄之下,缺了那兩千守軍下官也敢保證沂水不失。”

不等鍾慶淵開口,上官不達又湊近幾分,壓低聲音道:“將軍,下官已經五年未曾轉任,寧國公主時常哭訴我夫婦二人聚少離多,眼下正值下官考功之年,是升遷的關鍵時刻,還望將軍看在公主的麵子上,分潤下官一份功勞,下官定感激不盡。”

聽得此話,鍾慶淵頓時雙眼微眯,慍怒道:“軍國大事豈可私相授受?上官大人,爾當緊守本分,力保沂水不失,吏部自會考功拔擢,少打那些歪算盤,小心落個滿盤皆輸。

傳我將令,沂水城三千守軍嚴密布防,一兵一卒都不得出城,本將言盡於此,你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