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身陷重圍(2 / 3)

蘇頭也沒抬地“嗯”了一聲。

徐方當即喜道:“少爺,我這裏有地圖哇。”

“真的?”

蘇先是一喜,隨即臉色一變:“你有地圖怎麼不早說?合著看我忙活了半天都是給你演猴戲了?”

“你之前又沒說……”

徐方委屈地嘟囔了一句,不等徐銳反應趕緊從角落的牛皮袋子裏掏出一張地圖。

蘇興奮地展開地圖,換來的卻是一陣錯愕。

這張地圖上隻有一些粗糙的線條和淩亂的文字標注,看起來就像一張後現代的抽象畫,而不是務求精準的軍用地圖。

沒有經緯度、沒有等高線、沒有比例尺,更別說富含地理信息的全息影像,甚至就連山川河流的相應注釋都沒有,這種地圖真的可以用來打仗嗎?

“這個……呃……還有更精確些的地圖嗎?”

蘇問到。

徐方詫異道:“少爺,這已經是最精確的地圖了,兵部今年剛剛核發的,您之前不是還稱讚這份地圖巧奪天工?”

“這也配叫巧奪天工?”

蘇張著嘴愣了半天,這才想起自己是在操著大刀片互砍的冷兵器軍營裏,而不是在腦波控製的星際戰艦上。

他苦一聲道:“算了,就這樣吧,你能把各路大軍的位置標注在地圖上嗎?”

徐方點了點頭,又從牛皮包袱裏取出六杆小旗,仔仔細細地插在了地圖上。

有了這些小旗,簡陋的地圖頓時生動起來,這才有了幾分熟悉的味道。

地圖上,六路大軍水陸並進,中軍主攻,兩翼截斷敵人增援,一路水軍掃清河道,以摧枯拉朽之勢對涇陽省進行合圍。

剩下的兩路人馬一路負責押送三十萬大軍的糧草輜重,還有一路作為總預備隊,以防苦戰。

整個計劃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各支軍隊密切配合,在冷兵器時代已經堪稱完美。

按說魏國這次兵分六路,分進合擊,快速攻城略地的戰法在軍事史上十分常見,但在缺少信息通訊係統的冷兵器時代,這樣的戰法實際上風險很高。

因為計劃過於複雜,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整個計劃崩盤,將數十萬大軍陷入絕境,甚至葬送整個國家。

看來計劃的製定者雄心勃勃,而且對魏國的軍隊很有信心。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蘇總覺得這份計劃有什麼不對,可究竟哪裏出了問題又說不上來。

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蘇突然指著正南方的那杆小旗問道:“這就是咱們現在的位置?”

徐方點頭道:“沒錯,兩指之外就是咱們的目標沂水城,距離咱們大概一天的路程。”

“你快把昨天那場遭遇戰的情況跟我說一遍,要原原本本,不能漏掉任何細節!”

蘇似乎想到了什麼,沉聲問到。

徐方連忙手口並用,把那場戰鬥的經過講了一遍。

聽說敵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沒有任何試探的情況下直接發起進攻,蘇迅速意識到昨天遭遇的敵人絕不是偶遇的斥候,而是專門衝著大軍糧草來的精銳!

當蘇的目光重新落到地圖上時,腦海中突然劃過一道閃電,終於知道被自己忽略掉的是什麼了。

“還有更大一些的地圖嗎?”

蘇的臉色瞬間嚴肅起來。

“有……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