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燮看了一眼千夜,目光更是凜然。
回想殿選之前,玄烈對千夜各種高調示愛的表現,南宮燮的心裏慢慢升起一股寒意。
不知道為什麼,自從在殿上看到朝中近半數的大臣都支持玄烈,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對太子過於信任了。
如今,若是不製衡玄烈,恐怕自己就算想馬上恢複理政,也頗有阻礙。
想到這裏,南宮燮的目光落在了璟臨身上。
南宮燮慢慢合上了璟臨的折子,站起來,走到璟臨身邊,慢慢踱步到他身後,忽然抬起手在他肩膀上重重地拍了兩下。
“璟臨,歃血盟的事,你做得很好,希望你能很快替龍鉞國除去這個反叛組織……朕從前太不了解你,實在荒廢了你的才能。今後你若有什麼重要的事,可直接到乾元宮向朕上折子。”
璟臨急忙站起,躬身應道:“兒臣定不會讓父皇失望。”
千夜見南宮燮真正放下了對璟臨的疑慮和成見,也不禁欣喜地微微一笑。
南宮燮笑了笑,看著這已經長得和他一樣高的兒子,說不出的滿意。
“璟臨,今天範易綜的事,你和龔丞相等人都受了冤枉,朕會給你們一個滿意地答複。不過今後你做事就要多考慮考慮,是不是因為你做事急躁,不講方法,才惹人懷疑你結黨,讓針對你的人有機可趁?朕今天若是不去承慶殿,怕是事情就要鬧得無法收拾了。以後謀議大事時還是跟玄烈多商量商量,別再有這種誤會。”
璟臨一聽,垂眸,不以為然地一笑。
“父皇說的是,兒臣記住了。”
千夜看著璟臨,心想,皇上,你還真是不了解自己的兒子,璟臨這個心思縝密的老狐狸,他還會急躁?還會讓人有機可乘?
第一,璟臨身邊有墨無崖、阿紫那般的高手,王府到別院,也戒備森嚴,為什麼會出現奸細?
第二,他密謀聯名上奏之事,必須召集許多朝中要員。他明知琴瑟就是歃血盟的人,明知歃血盟的勢力分散的京城,不可能不在別苑嚴密設防。
此事本該天衣無縫的。
可惜那十八位大臣卻沒有他這麼多的守衛來保護,所以出行時,很難做到無人知曉。
所以,範易綜的人雖然沒能進入防範嚴密的別業,但卻掌握了十八位朝臣的名單。要彈劾璟臨,就隻能憑空猜測,說璟臨結黨,並拿璟臨房裏的燕王劍說事。
千夜心想,璟臨之所以應對自如,準備得這麼充分,肯定早就料到有人會監視他,以結黨之名彈劾他。
一定是璟臨故意放水給範易綜派入王府的人,讓其發現燕王劍,並以此當做指證他通敵的證據。
可是對方萬萬沒有想到,璟臨的這一招“請君入甕”玩的這麼漂亮。
不但釣出來一個國之蛀蟲範易綜,還把南宮燮引到承慶殿,率十八名朝臣當堂對皇帝聯名請求削藩。
事情到了現在雖然告一段落,但千夜心裏卻在想:範易綜和璟臨沒有什麼直接的利害關係,彈劾璟臨可能不是他自己所願,背後指使他的人又會是誰呢?